證券時報記者 賀覺淵
據Wind數據統計,2022年1月各地發行地方政府債券規模約6989億元,較去年同期顯著增長,且推動1月地方債放量發行的“主力”是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實現了發行工作“開門紅”。在多位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的專家看來,有望在一季度持續發力的新增專項債還將有力推動基建投資“開門穩”。
地方債首月發行放量
據Wind數據統計,2022年1月各地發行地方債規模達到6989億元,對比2021年1月發行規模大幅增加了3365.64億元。另據中泰證券研究所統計,1月各地發行新增地方債券5837億元,包括新增一般債券993億元和新增專項債券4844億元,還發行了1152億元再融資債券。此外,1月地方債凈融資規模達到6701億元,相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
不同于去年首月地方債全部為再融資債券,得益于財政部在去年向各地提前下達了2022年新增專項債務限額1.46萬億元,發改委也提前督促各地開展專項債項目儲備工作,今年1月新增專項債發行規模占到地方債規模的69.3%,成為了地方債發行開門紅的主角。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四季度新增專項債發行規模超1.2萬億,發改委國民經濟綜合司司長袁達在1月例行新聞發布上表示,將盡快讓去年四季度發行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落實到具體項目,抓緊發行已下達額度,力爭在一季度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
展望后續發行工作,廣發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劉郁指出,截至2022年2月6日,各地已披露2月地方債發行計劃合計4249億元,包括新增專項債3208億元。若提前下達新增專項債限額在一季度發完,預計2月、3月地方債總發行規模分別為4800億元、7200億元。
目前,部分地區如上海、甘肅等都在近期紛紛提出將加快地方債發行進度。其中,上海更是在1月發文提出,將確保一季度完成財政部提前下達的2022年專項債發行工作,爭取上半年完成全部專項債發行工作。
財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超明對證券時報記者說,上海爭取上半年完成專項債發行工作主要是為了政策早發力、早見效,當前國內經濟“需求收縮、預期轉弱”尚未得到明顯扭轉,需要地方債盡早發力,及時扭轉市場預期,穩住宏觀經濟大盤。
不過,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部副主任陶金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雖然地方政府發行債券的節奏將整體較去年更快,且銀行有持續購買政府債券的空間,但上半年全部地區都能基本完成新增專項債發行工作的可能性較小,過快完成專項債發行可能對地方財政收支安排產生擾動。
一季度或現
專項債發行高峰
證券時報記者根據當前數據測算,2022年提前下達專項債限額還剩余9756億元。而多位專家都相信,提前批額度將在一季度基本發完,2022年的專項債發行高峰或將在一季度出現。
劉郁指出,考慮到2019、2020年新增地方債提前批額度均在一季度內基本發行完畢,且財政部在此前已強調“推動提前下達額度在明年一季度發行使用”。預計2022年提前下達專項債限額也將在限額下達后的3個月內基本發行完畢。
在伍超明看來,在政策發力適度靠前總基調下,為推動專項債券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與2021年結轉專項債資金形成疊加銜接效應,上半年新增專項債發行將明顯提速,一季度末或出現供給高峰。
隨著新增專項債有望持續在一季度發力,加上去年四季度專項債資金在今年初逐漸見效,多位專家認為,基建投資項目將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中信證券聯席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副所長明明表示,預計一季度新增專項債發行量將在1萬億以上。在同時考慮去年專項債的結余與城投融資約束后,預計今年上半年基建投資增速將在5%以上,樂觀的情形下有望達到10%。
植信投資研究院分析,考慮到計劃發行地方債規模與新增專項債提前批額度,若按通常約85%左右的專項債最終投向廣義基建投資,則一季度約有2.2億元資金可用于基建投資,將有效推動基建投資的快速增長。
財政部部長劉昆在近日表示,今年將合理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保障重點項目建設。按照“資金跟著項目走”的原則,做深做細項目儲備,合理加快使用進度,確保債券資金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更好發揮對投資的拉動作用。
00:09 | 科德數控正有序推進產能擴建工作 |
00:09 | 中芯國際一季度營收凈利同比雙增 |
00:09 | 年內6部國產動畫電影等待上映 能否... |
00:09 | 公司零距離 ? 新經濟 新動能 | 家... |
00:09 | 華宏科技:緊抓稀土行業發展機遇 |
00:0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特色產... |
00:0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特色產... |
00:09 | 今年以來白羽肉雞價格波動明顯 行... |
00:09 | 德系汽車三巨頭一季度業績承壓 中... |
00:09 | 外資參、控股券商業績分化 紛紛謀... |
00:09 | 中信銀行、招商銀行擬出資設立金融... |
00:09 | 72家人身險公司 一季度合計凈利超8...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