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琪
1月24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調升81個基點,報6.3411,創2018年5月份以來新高。同時,在岸及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也雙雙走高。Wind數據顯示,截至1月24日16時30分收盤,在岸人民幣收盤報6.332,盤中最高觸及6.329,創2018年4月27日以來新高;截至17時,離岸人民幣匯率盤中最高觸及6.3322,創2021年12月9日以來新高。
對于1月24日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高的原因,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出新高,人民幣即期匯率偏強運行。從中間價的形成機制看,其主要受到人民幣實際需求和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兩方面因素影響。一方面,作為節前最后一周,結匯需求有望進一步兌現;另一方面,1月21日的美元指數錄得95.63,整體仍偏弱。兩方面因素疊加,使得1月24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創新高。
拉長時間周期來看,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勢偏強。Wind數據顯示,截至1月24日17時,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年內漲幅0.69%,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年內漲幅0.48%。其中,在岸、離岸人民幣匯率分別自1月19日、1月18日以來持續上行。
明明認為兩大因素導致近期人民幣的強勢。一是外貿的高景氣導致經常性賬戶順差持續擴大,而積壓的結匯需求以及外資的持續流入為人民幣形成支撐,2021年12月份的結匯量和結匯率雙雙走高也印證了年底結匯需求的旺盛;二是美元指數較為乏力,短期內,隨著期貨市場做多美元指數的情緒有所緩和,以及歐美在經濟基本面和貨幣政策方面的差距收窄,美元指數暫時缺乏上行動能。
在中國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有鑫看來,近期人民幣匯率走高,還源自市場對中國經濟穩定復蘇的預期持續增強,央行通過降準、降息等操作向市場釋放流動性,降低融資成本,進一步提振了市場對于中國經濟穩定復蘇的信心。另外,跨境資本繼續保持凈流入也是原因之一。
展望后期人民幣匯率走勢,明明認為,在今年上半年出口保持韌性以及央行加強匯率預期管理的情況下,人民幣或將保持平穩趨勢。若下半年出口放緩,人民幣或將受到更多來自美聯儲實際收緊、中美利差收窄和美元指數偏強的影響。整體來看,今年人民幣雙向波動特征將較為明顯,彈性也有所強化。
值得關注的是,1月27日,美聯儲將公布利率決議,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將召開貨幣政策新聞發布會。
王有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預計美聯儲在本周議息會議上將進一步強化貨幣政策緊縮預期,向市場釋放更多加息和縮表信號,引導市場主體調整金融產品價格預期和資金流向。目前來看,美聯儲可能在3月份啟動加息,首次加息幅度可能超過25個基點,以便更好地抑制通脹風險,預計年內加息3次左右。美聯儲正式啟動加息后,中美利差將進一步收窄,將對我國跨境資本流動規模和人民幣匯率走勢帶來一定影響,人民幣匯率可能將波動回調,雙向波動特征將更加明顯。
“經過對中間價的拆解,發現當前人民幣最大的支撐力仍然來自強勁的實際需求,來自美元指數的壓力不大。”明明表示,本周美聯儲的利率決議難以改變春節前旺盛的結匯意愿。而在金融市場方面,外資仍顯示出買入的意愿。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在近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強調,下一步人民銀行堅持穩字當頭、以我為主,根據國內形勢把握好穩健貨幣政策的力度和節奏,同時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發揮匯率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功能,引導市場主體樹立風險中性理念,加強跨境資金流動宏觀審慎管理,強化預期管理,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積極穩妥應對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調整。
00:09 | 電競賽事持續火熱 產業鏈加速破圈 |
00:09 | 4月份乘用車市場零售同比增長14.5%... |
00:09 | 控股股東積極包攬定增 助推上市公... |
00:09 | 技術驅動、政策引領、市場響應 換... |
00:09 | 股權信托新規落地首月:三單創新項... |
00:09 | 創新藥賽道景氣度有望延續——專訪... |
00:09 | 在小紅書“種草”:銀行定義零售業... |
00:09 | 上市公司一季報展現經濟勇毅前行 |
00:09 | 三個不確定性讓美聯儲進退維谷 |
00:09 | 未盈利上市公司緣何堅持研發“上強... |
00:09 | 發揮好并購重組的關鍵作用 |
00:04 | 期貨業兩大新規有望年內落地 行業...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