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強企業和百強城市之間存在怎樣的關系?在“雙碳”背景下,如何理解“企業”和“綠色”的關系?為此,在第二十一屆中國上市公司百強高峰論壇暨第七屆中國百強城市全面發展論壇上,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了華頓經濟研究院院長沈晗耀。
沈晗耀表示,百強公司去年是500家,創造利潤5萬多億,占全國4000多家上市公司利潤總額的95%,這是絕對的中國經濟主力軍。另外,百強城市占全國GDP的75%左右,這是中國經濟的主戰場。我們的主戰場和主力軍要協同。
百強城市的競爭離不開百強企業的支撐。城市是中國經濟發展中的“面”,而企業則是城市經濟支撐的“點”。企業是城市經濟發展的核心原動力,上市企業則是其中的優秀代表,推動城市發展的關鍵因素、提升城市的核心競爭力。
一個企業的發展,不單單是創造經濟利益,還要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做有擔當的企業。在“雙碳”時代,“綠色”先行是必然的選擇,工業革命三百年來,經濟發展很快,但也帶來了副作用,就是碳排放、氣溫升高,實行雙碳目標,是全球的新趨勢、新潮流,也是對企業提出的新任務。
對此,沈晗耀認為,綠色的發展就是低碳、降碳的發展。需要讓“綠色”成為企業的新的競爭力,創造新的利潤空間。同時,其認為,中國企業在綠色發展道路上已經保持在世界前列,在國際上擁有一定的競爭力。
提及到企業,沈晗耀對民族企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表示,民族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企業更是一個國家的經濟基礎和“穩定器”。其認為,我國經濟已經發展到了做二望一的地步,在面對內外部的壓力時,同行是競爭,上下游是合作,但并非絕對的,合作無處不在。面對外資企業,不要保持一味的排斥,合作共贏是長久之路。
城市發展的目標在于人,尤其是人才,成為各個城市競相爭奪的對象,吸引來之后還要留住,這已經成為眾多城市不斷提升治理能力與水平的內在動力。面對“上海人才明顯外溢”的疑問,沈晗耀表示,“從全國的角度來說,我認為這是一件好事。當上海的高端人才過度集聚、過度競爭后,其邊際效應會遞減。城市群的發展才是最具有經濟效益的區域發展模式,應該鼓勵多中心的協調發展模式,而不是一個城市過大,導致城市病過重。周邊城市卻得不到發展,形成巨大反差。”
09:58 | 賀普藥業: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09:56 | 國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動AI與量... |
09:55 | 行業景氣度提升驅動高速光模塊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資管總經理人選落定,成飛... |
09:54 | 易方達基金:增加發行基于業績比較... |
09:54 | 經營逐步向好 曙光股份重現“曙光... |
09:53 | 周末重磅發布!由降轉漲! |
09:53 | 直擊重慶啤酒業績說明會:一季度高... |
09:50 | 建設銀行承銷首批科技創新債券 |
00:09 | 科德數控正有序推進產能擴建工作 |
00:09 | 中芯國際一季度營收凈利同比雙增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