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介紹了中央企業2019年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情況。
那么,前三季度中央企業經濟運行總體情況、國企改革等情況如何?別著急,證事聽帶大家慢慢看!
前三季度央企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2.1萬億元
彭華崗在發布會上介紹,今年以來,國資委和中央企業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落實“六穩”工作要求,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聚集實業、突出主業,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經濟運行保持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運行態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四方面:
一是收入效益穩定增長。前三季度中央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2.1萬億元,同比增長5.3%,連續7個月保持在5%以上;累計實現凈利潤10567億元,同比增長7.4%,效益增速比1-8月加快0.5個百分點,呈向好趨勢。
二是有效投資穩步增長。前三季度中央企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6萬億元,同比增長6.8%。今年以來一直保持6%以上的增速,投資有效性不斷增強,主要集中在加大天然氣保供、油氣勘探、5G商用開發運用、煤炭資源清潔高效利用等方面。
三是研發投入快速增長。前三季度中央企業研發投入同比增長25%,電網、電信等行業的研發投入保持快速增長。
四是資產負債率穩中有降。9月末中央企業平均資產負債率為65.7%,較上月末下降0.1個百分點,同比下降0.2個百分點;帶息負債總額同比增長4.6%,低于去年同期增速1.5個百分點;帶息負債比率39.2%,同比下降1.1個百分點,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均有所提升,整體償債能力保持穩定。
國企改革步伐加快
彭華崗表示,國企改革節點到2020年要取得突破性進展,截至目前,國有企業有一批重點改革任務取得了標志性的成果。比如國有企業的公司制改制,這項工作到去年基本完成,這個任務的完成從法律層面標志著國有企業真正成為獨立的市場主體,為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轉換企業經營機制奠定了基礎。
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在加快推進。國資委數據顯示,按照穿透式統計口徑,從2013年到2018年,中央企業混改企業的數量已經達到70%。按照一戶一戶數統計口徑,從2013年到2018年期間,各省區市實施混改企業超過5000項,引入非公有資本超過6000億元,中央企業實施混改3359項,引入非公有資本超過9000億元。今年前9個月,中央企業各級企業新增混合所有制企業超過600戶。
彭華崗表示,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等一批改革任務也取得了重大突破。目前,國務院國資委和各省國資委,都出臺了轉變職能的方案,調整和優化職能設置,加大授權放權力度,優化監管方式,特別是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開展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在授權放權、組織構架、運行模式、經營機制等方面都積累了有益的經驗。比如上海,推進國資監管機構、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國有企業聯動改革,建立了直接監管、委托監管、指導監管的管理體制,科學授權、明確職責邊界、構建國資監管大格局,形成國資監管的一盤棋,充分發揮了國有經濟的整體功能。
“僵尸”和特困企業處置率已經超過95%
彭華崗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曾經制定過處置“僵尸企業”三年工作計劃,當時梳理出約2000戶“僵尸企業”和特困企業。到目前為止,“僵尸”和特困企業處置率已經超過95%,接近完成。處置“僵尸企業”主要采取綜合性措施,有的通過司法程序破產、關停,有的通過兼并重組,還有一些在改革過程中采取多種措施,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引進各類戰略投資者等方式,加強管理、重組整合,使這些企業實現“脫困”,得到更好的發展。
彭華崗指出,在處置“僵尸企業”的過程中,高度重視“僵尸企業”處置以后的職工安置,有三種方式:一是按照勞動合同法,職工轉崗以后給予必要補償。二是采取提前退休的方式,在正式退休之前保證必要費用,到退休年齡辦理退休。三是對職工進一步加強培訓,轉企或轉崗。在這個過程中,平穩處理好了職工安置問題,基本沒有出現群體性上訪事件。
彭華崗表示,推進“處僵治困”三年計劃完成的同時,不斷梳理中央企業的虧損企業。在處理“僵尸企業”的過程當中會梳理一些經營不太好或者虧損的企業,采取綜合方式盡快讓企業理順經營,保證正常的、可持續的經營。
央企有信心完成全年各項任務
前三季度,全國國資系統監管的企業營業收入41.8萬億元,同比增長7.4%,實現凈利潤2萬億元,同比增長8.9%,為完成全年的目標任務打下非常好的基礎,也提振了完成全年任務的信心。信心來自三方面:
首先,來自于宏觀經濟環境的總體穩定。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國經濟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特別是國家出臺了一系列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措施,為企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今年1-9月,中央企業上繳稅費1.7萬億元,同比下降了0.6個百分點,稅費下降表明了中央的降稅降費政策得到了很好的落實。
第二,信心來自于企業的活力不斷激發。通過改革,國有改革不斷深化,改革力度不斷加大,特別是緊盯市場,不斷健全完善市場化的經營機制,加大正向激勵力度,充分激發了骨干人才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企業改革提高了企業的動力和活力,也為完成全年目標提供了重要保障。
第三,信心來自于自身工作的安排。近年來不斷落實各層級企業發展責任,分解任務、傳遞壓力,切實做到目標到崗、任務到人。最近國資委在修訂新的考核辦法,要切實發揮好考核指揮棒的作用,鼓勵效益好的企業多做貢獻,讓貢獻多的企業獲得實實在在的激勵。
23:56 | 市場化養老“輕重并舉”構建產業新... |
23:56 | 落實好上市公司獨董制度 強化關鍵... |
23:56 | 4月份全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6933億... |
23:56 | 從“去庫存”到“優結構” 專項債... |
23:56 | MSCI納A指數樣本調整將生效 外資機... |
23:56 | 人形機器人潛力大 超百家A股公司競... |
23:56 | 人民幣匯率近期走強 A股有望引來更... |
23:56 | 第三十二期:如何運用ETF構建中低... |
23:55 | 央國企全面實施市值管理 堅定高質... |
23:55 | NPC開講冷笑話 AI玩“活”游戲世界 |
23:55 | 從“港股三朵金花”爆紅看新消費賽... |
23:55 | 商業航天“出?!贝罱ㄈ虍a業新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