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三季度以來,一系列旨在紓困民企融資困境的政策組合拳出臺后,民企融資環境正在逐漸改善,這一變化在債券市場顯得尤為突出。根據央行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民營企業發行債券規模達661億元,環比增長10%;當月民企發債凈融資規模159億元,實現2019年以來的首次轉正。
包括債券市場、銀行信貸市場在內的融資渠道都在變得對民企“更友好”,今年以來,民企的融資規模和融資成本都在持續好轉。不過,改善對各類所有制企業的金融供給,實現對各類所有制企業一視同仁并非朝夕間可實現。當前對民企融資的資金歧視依舊存在,紓困民企融資環境是場“持久戰”,不少業內人士就呼吁,民企融資成本還需要繼續降低,利率并軌進程需盡快推進。
民企融資環境有所改善
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民營企業發行債券2053億元,與2017年和2018年同期相比,處于較高水平。從發債成本角度看,民企債券發行利率也有所下行,4月份民企債券加權平均利率為5.56%,與1月份相比下降64個基點。
民企除了在債券市場融資有所改善外,銀行信貸的可獲得性也進一步提高。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的余額突破10萬億元,同比增長了19.1%,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0個百分點;新發放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為6.87%,比2018年全年該項利率低0.52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從債券市場角度看,去年三季度以來民企債券融資環境之所以有明顯改善,離不開債務融資支持工具的創設和支持。去年10月2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設立支持工具,以市場化方式緩解企業融資難。時隔半年,最新數據顯示,支持工具帶動了整個民營企業債券融資的逐步企穩和恢復,目前為止一共創設了87只信用風險緩釋憑證(CRMW),支持56家民企發行債務融資工具是398.6億元。
央行金融市場司副司長鄒瀾表示,創設支持工具,最重要的是表明了政府支持民營企業的清晰態度,且確實在當時特定的背景下產生了實際效果。
“去年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市場對民企融資出現情緒恐慌,使得一些自身經營不錯的民企也受波及,出現暫時的流動性困難。所以,彼時創設債務融資支持工具的定位,也在于支持經營前景較好、但遇到短期流動性困難的企業。目前來看,這個工具創設的效果是比較明顯的。”鄒瀾稱。
債務融資支持工具的創設相當于在認購民企債券時提供了“保險”,不僅提振了市場投資者的信心,又改善了民企的融資條件,避免了企業資金鏈的斷裂,債券違約事件也大為減少。4月債券市場共發生涉及8家企業的違約事件,其中有6家企業此前就已發生違約;也就是說,新增債券違約的企業只有兩家,民企只占其中一家。
業內呼吁
繼續降低融資成本
雖然今年以來,包括債券市場、銀行信貸市場在內的融資渠道都在變得對民企“更友好”,但解決民企融資難融資貴是場“持久戰”。業內人士就呼吁,要繼續深化對各類所有制企業一視同仁的政策導向,加快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推進,進一步降低民企的融資成本。
光大信托總裁閆桂軍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就建議,下一步政府要繼續保持對民企政策的穩定性,當前民企融資利率還是偏高,現實中,一些央企從銀行可以獲得基準利率下浮的信貸資金,但評級再高的民企也拿不到這樣的低成本資金,這說明對民企的資金支持仍存在體制性的待遇不平等。如果未來對同一評級的民企可以享受與國企同樣的融資價格,對民企發展和經濟增長來說都是利好。
根據4月國務院常務會議的部署,今年要讓小微企業信貸綜合融資成本在去年基礎上再降低1個百分點。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鋒日前就表示,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不能簡單地降利率,而是要降融資的綜合成本,如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構成中除了利率以外還有很多的中間費用(擔保費、評估費、公證費等),銀保監會也在推動降低小微企業融資的各種附加費用;此外,除銀行給小微企業貸款的成本需要下降外,下一步還要引導非銀行放貸機構定價的降低。
不過,通過推進利率并軌從而進一步降低融資成本也勢在必行。央行把穩妥推進利率“兩軌并一軌”明確納入2019年工作目標。有分析指出,今年后續的貨幣政策調控仍會延續結構性特點,價格工具以開展TMLF“定向降息”方式為主,進一步寬松的價格工具可能以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形式推出。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張平就認為,在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情況下,降低企業資金成本,必須進一步加快利率市場化改革,打通“寬貨幣、緊信用”的梗阻,解決市場利率走低、但貸款利率并不跟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再解決銀行體系與銀行體系外的利率傳遞機制。
“成熟經濟體的常規貨幣政策操作工具都是以價格型為主,只有在市場失靈的情況下才會動用數量型,如金融危機后美聯儲進行量化寬松。全球來看,我國的利率水平還是相對高的,所以現在的貨幣政策調控工具需要從數量型為主轉變成價格型為主,我也一直主張降息。”閆桂軍說。
華泰證券宏觀團隊則預計,解決民企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依然是當前貨幣政策的結構性壓力,因此,利率并軌會加快推進,央行有望取消貸款基準利率,并用LPR(貸款基礎利率)代替,然后一次性下調政策利率10~15個基點以引導LPR下行,從而降低企業實際融資利率。
01:22 | 應用場景不斷拓展 人形機器人產業... |
01:22 | 沈陽化工:打造更具競爭力的高端產... |
01:22 | 弘元綠能:優化資產結構 發揮全產... |
01:22 | 江蘇索普:聚焦醋酸產業鏈延伸與新... |
01:22 | 達嘉維康專業藥房優勢凸顯 再生醫... |
01:22 | 多地發布汽車置換更新補貼政策 車... |
01:22 | 蘋果手機再降價 能否挽救在華銷量... |
01:22 | 寧德時代擬5月20日在港上市 最高發... |
01:22 | 固態電池量產節奏加快 上市公司密... |
01:22 | 瀛通通訊董事長黃暉:積極擁抱市場... |
01:15 | 249只浮動管理費基金形成三大模式 ... |
01:15 | 港股醫藥板塊和中藥等細分領域具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