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包興安
2018年是減稅紅利在科技創新領域深度釋放的一年。這一年,我國經濟發展模式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走到了向創新驅動轉型的關口。創新,成為擺在國家、企業面前的一道必答題。一年來,稅務部門積極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鼓勵研發、支持創新的一系列減稅降負措施,主動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企業創新發展添力賦能。
上下協力
減稅提振信心掀起創新熱潮
創新是引領經濟發展的第一動力。為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國家對支持創新創業的稅收政策進行了頂層設計。
2018年4月2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推出了7項減稅措施,其中有5項與鼓勵科技創新直接相關:擴大固定資產一次性稅前扣除范圍、境外研發費用允許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延長虧損彌補期限、創投和天使投資抵免覆蓋全國。
9月20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科技部聯合發出通知,規定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再按照實際發生額的75%在稅前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在上述期間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75%在稅前攤銷。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強調,各級稅務機關要把確保減稅降費政策措施落地生根作為稅收工作的主題,擺在議事日程的突出位置,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微觀主體活力、促進經濟增長。
各地稅務部門把不折不扣、不拖不延落實減稅政策作為檢驗黨性和政治性的重要標準,廣泛開展政策宣講,調整完善征管系統及流程,確保納稅人應知盡知、應享盡享。2018年全年,稅務部門共為企業和個人減稅降費約1.3萬億元,用稅收的“減法”換來研發投入的“加法”和創新活力的“乘法”。
減稅政策的密集實施,令“創業圈”里的企業家們備受鼓舞。全國人大代表、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在與稅務部門座談時說:“減稅降費政策的落實,大大增強了格力電器的市場競爭力,為企業創新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一項項減稅政策落地,激發了我們民營企業家實業報國的信念、戰勝困難的信心。”全國人大代表、亨通集團董事局主席崔根良表示,下一步,企業將聚焦光通信科技前沿,將業務拓展到全球海洋光纖網、物聯網應用、半導體材料等領域,實現從全球并跑向領跑躍升。
政策的全面、精準、持續、同向發力,帶動形成我國企業創新發展加力提速、新動能積聚壯大的良好勢頭。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為2.18%,比上年提高0.03個百分點,科技進步貢獻率預計提高到58.5%,研發投入和科技實力穩步提升。新經濟、新動能、新產業實現快速成長。
步履堅實
政策給力研發實現更多突破
關鍵核心技術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必須靠自主研發,但研發不僅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而且存在一定風險。
“階段性地將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升至75%并擴大到所有企業,相當于政府在一定程度上與企業共同負擔創新和研發過程中的風險,降低研發投入成本。”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所長李萬甫說,減稅能夠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和科技創新,從而增加技術創新的供給。
盛夏時遠程遙控家中空調,寒冬里僅10秒汽車空調可穩定供暖,推動技術創新進入尋常百姓家的華工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在近期大熱的5G領域亦有突出表現。華工科技不僅拿下國內首個5G光模塊訂單,更進入國際數據市場,年內將推出400G全系列光模塊、25G光芯片,一改高端芯片海外壟斷的局面。
“公司堅持把年銷售額的6%用來做研發,投入越多獲得的稅收優惠就越大,國家減稅政策是創新驅動的保障。”全國人大代表、華工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馬新強算了一筆“稅收優惠賬”:企業近3年享受稅收優惠超4億元,其中,高新技術企業減免企業所得稅9000余萬元,研發費加計扣除減免2000余萬元,且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年平均增幅在40%以上。在享受優惠政策的同時,華工科技的研發投入逐年遞增。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實現了對企業科技創新的精準減稅,體現了國家政策全力支持科技創新,為“中國制造”轉向“中國智造”營造了良好稅收環境,對于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普惠減稅
企業輕裝上陣推動雙創升級
2018年,支持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不單關照了大中企業,更是關注了成長型的小微企業,為“雙創”小微企業營造了更加良好的市場環境,鼓勵它們不斷創新,成為“小巨人”。
科沃斯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就是這樣一個“小巨人”,它成長的秘訣就在于一心搞研發。“機器人的技術研發投入大、周期長,稅收優惠為我們加大研發注入了后勁。”科沃斯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稅務經理周楊華說,2018年企業投入1.5億元用于研發,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一項優惠就達到1700余萬元。
中小企業是“雙創”的主力軍,但中小企業經營風險更高,融資渠道相對狹窄,資金有限,創新、研發往往缺乏連續性。因此,有必要對中小企業給予更大的稅收優惠力度,進一步點燃中小企業的創新熱情。
隨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升至75%并擴大到所有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虧損結轉彌補年限由5年延長至10年等政策的出臺,使位于西部地區的甘肅成紀生物藥業有限公司嘗到了創新的甜頭。
“我們是高新技術企業,2018年前三季度享受稅收優惠政策減免2292萬元,可以說是明顯受益。”公司總經理李國安說。
減稅降負,就是要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插上騰飛的翅膀,通過較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減輕企業負擔,在煥發企業經營活力的同時提高資本回報率。可以說,國家在創新領域推出的減稅政策不僅體現了對研發活動的支持,也覆蓋到了創業鏈的最前端。
創業投資企業和天使投資個人投向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企業,按投資額70%抵扣應納稅所得額政策推廣到全國范圍實施,形成了普惠性稅收優惠。已經投資了80多家初創科技型企業的合肥市創新科技風險投資有限公司就得到了這個實實在在的減稅“大禮包”。
“這意味著我們可以大膽拿出更多資金,支持當地初創科技型企業發展。”據合肥市創新科技風險投資有限公司財務經理汪兵介紹,該公司不少投資項目已滿兩年,可以按照投資額的70%抵扣個人合伙人分得的經營所得,累計可減稅875萬元。
隨著國家“雙創”升級版的深入推進,2018年,全國日均新設企業超過1.8萬戶,市場主體總量超過1億戶,創業創新活力迸發。
16:05 | 保險金信托降門檻 市場空間有望進... |
16:01 | 特殊資產處置生態圈大會舉辦 聚焦... |
11:01 | 宏創控股擬635億元收購宏拓實業 打... |
10:58 | “愛股票APP”等賬號,關閉! |
10:39 | 畢馬威中國長三角高端裝備新質領袖... |
10:39 | 東風汽車與華為戰略牽手 共建智能... |
09:37 | 第十二屆富國論壇順利舉辦 激辯資... |
09:05 | 中金所:豐富產品業務體系 推動中... |
09:05 | 全國首家金融業聯合人民調解組織在... |
09:04 | 飛龍股份:液冷服務器項目已批量供... |
23:32 | 直擊年度股東大會:穿越發展周期 ... |
23:32 | 端午文旅新圖鑒:民俗游點燃消費熱...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