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包興安
國家發改委等11個部門近日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做好“僵尸企業”及去產能企業債務處置工作的通知》,要求積極穩妥處置“僵尸企業”和去產能企業債務,加快“僵尸企業”出清,有效防范化解企業債務風險,助推經濟提質增效。并指出嚴禁政府通過財政補貼維持“僵尸企業”存續的行為。
360金融PPP研究中心研究總監唐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清理“僵尸企業”不僅是調整產業結構、清理過剩產能等產業優化的必要工作,同時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杠桿”的重要環節。“去杠桿”工作不可視為單純的去企業杠桿、去地方政府杠桿,而要將其與經濟機構轉型、優化結合起來考慮,在控制整體杠桿的同時,著重減少在低效企業的資金投入,并將資金集中投放于能夠高效利用好資源、市場化收益較高的企業。
通知提出,落實并完善相關社會保障和財稅政策。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充分發揮社會保障制度的兜底作用。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探索建立破產經費多渠道籌措機制,用于破產財產不足以支付破產費用案件的管理人報酬和其他破產費用的支付。嚴禁政府通過財政補貼維持“僵尸企業”存續的行為。落實好現有企業破產重整的稅收支持政策,并根據實際情況研究相關政策。
專家認為,要停止對“僵尸企業”的各種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對有市場前景、暫時生產經營困難的特困企業,積極探索運用債轉股等方式,最大限度幫助企業實現脫困。
唐川認為,“僵尸企業”盈利能力低下、債務過高,且主要集中于“夕陽”產業,吸收資金后也不能帶來合理的利潤,所帶來社會效益也比較弱,政府將資源投向“僵尸企業”實際上是資源的錯誤運用,也不符合當前經濟改革的整體目標。所以,未來“降杠桿”的思路也應繼續貫徹,逐步放棄“僵尸企業”,并讓核心技術領先、市場化生存能力強的企業集結更多的資源,發展成為市場的領頭者,并成為國家經濟改革的主要戰斗力。
23:32 | 直擊年度股東大會:穿越發展周期 ... |
23:32 | 端午文旅新圖鑒:民俗游點燃消費熱... |
23:32 | 多地市內免稅店接連落地 入境消費... |
23:32 | “小接口”大生態 國產手機巨頭聯... |
23:32 | 同程旅行發布一季度財報 營收同比... |
23:32 | AI眼鏡行業迎發展機遇 產業鏈企業... |
23:32 | 第一季度可穿戴市場需求回升 AI賦... |
23:32 | 多家公司“刷新”回購、主要股東增... |
23:32 | 布局手術機器人需有“生態”意識 |
23:32 | 智慧醫療照進現實 手術機器人煥然... |
23:32 | 從“內卷”到“外拓” 銀行信用卡... |
23:32 | 金租公司發揮融資租賃專業優勢 將...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