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光伏龍頭通威股份發布公告,公司旗下4家子公司近日與青海高景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不低于21.61萬噸的多晶硅產品銷售合同,預計銷售總額約509億元。
業內人士表示,受益于近年來光伏產業的高速發展,多晶硅市場需求快速增長,下游硅片企業大量鎖定貨源。今年以來多晶硅價格繼續穩步上漲,最新價格已逼近去年高點。
500多億元鎖定21萬噸硅料
根據合同約定,青海高景計劃在2022年-2026年預計向賣方合計采購不低于21.61萬噸多晶硅產品。具體訂單價格按月議定,合同交易總額以最終成交金額為準。
根據公告,該合同是日常經營性長單銷售合同,按照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6月15日公布的國內單晶致密料成交均價26.61萬元/噸(含稅)測算,預計銷售總額約509億元人民幣(不含稅)以上。公司表示,該測算未考慮未來多晶硅市場價格變化等因素,存在一定不確定性,不構成業績承諾。
公告顯示,此次與通威股份簽約的青海高景是廣東高景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子公司。高景太陽能成立2019年7月,總部位于廣東珠海,主要業務包括大尺寸硅片及硅棒研發和生產。
成立以來,高景太陽能連續簽下多份采購大單,提前鎖定大量多晶硅貨源。2021年年初,青海高景太陽能與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簽署協議,計劃未來4年內向新特能源購買多晶硅15.24萬噸,總金額約219.44億元。
下游企業積極爭搶貨源
由于業內普遍預測市場供給延續偏緊格局,去年以來硅料爭奪戰愈演愈烈,龍頭公司紛紛提前鎖定貨源。以光伏巨頭隆基綠能為例,今年3月,隆基綠能與通威股份簽訂多晶硅料長單采購協議,計劃未來兩年采購20.36萬噸多晶硅產品,合同金額高達442億元。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以來,隆基綠能還與大全能源、亞洲硅業、協鑫集團、特變電工等多家硅料供應商簽署協議,合同總金額合計超430億元。
在光伏裝機量快速增長帶動下,去年以來多晶硅需求量持續上漲。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預計,2022年至2025年,全球光伏年均新增裝機將達到232GW至286GW.其中,國內光伏年均新增裝機將達到83GW至99GW.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1-5月,全國新增光伏發電裝機23.71GW,同比增加13.80GW.其中,5月新增裝機6.83GW,同比增長141%,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勢頭。
中信期貨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多晶硅表觀消費量為61.9萬噸,同比增長25%。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預測,到2025年我國工業硅需求量將達到325萬噸,較2021年增加130萬噸以上。其中,多晶硅領域消費量將增長80萬噸至140萬噸。
供給方面,在需求快速增長帶動下,國內多晶硅產能穩步擴張。截至2021年底,通威股份已建成18萬噸高純晶硅產能。根據規劃,2024年到2026年,公司高純晶硅產能規模分別將達到80萬噸至100萬噸。百川盈孚數據顯示,截至5月,國內多晶硅產能為74.55萬噸,較去年底增長33.96%。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預測,2022年國內多晶硅產能將超過120萬噸。
價格逼近去年高點
今年以來,國內硅料價格持續上漲,目前已逼近去年高點。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6月15日發布的數據,上周國內多晶硅價格繼續微幅上漲。其中,單晶復投料價格區間在26.3萬元-27.0萬元/噸,成交均價為26.85萬元/噸,周環比漲幅為0.41%;單晶致密料價格區間在26.1萬元-26.8萬元/噸,成交均價為26.61萬元/噸,周環比漲幅為0.42%。
國泰君安研報顯示,近期三類硅料成交價持續上漲,多晶硅致密料價格已逼近2021年11月價格高點26.8萬元/噸。多晶硅價格自2021年進入上升通道后,今年以來價格持續走高,主要系上下游供需錯配所致。從投產周期角度,硅料產線通常需要128個月的建設周期和6個月的產能爬坡周期,而下游硅片環節僅需6-8個月建設周期和一兩個月產能爬坡周期。5月,國內多晶硅產量為62351噸,環比上漲5.98%,但組件環節的高需求使下游硅片持續擴產,產量增速慢于簽單增速。
上海有色網數據顯示,截至6月20日,多晶硅復投料價格從1月初的均價226元/千克已上漲至271元/千克,漲幅接近20%。上海有色網分析,當前市場仍供不應求,多數企業6月保持滿負荷生產狀態。目前硅料企業6月訂單基本已全部簽訂,供需失衡仍是目前硅料價格上漲的主要動力。
浙商證券6月19日發布的研報顯示,考慮產能釋放節奏無法在短期內有效緩解供需關系,預計多晶硅價格2022年將維持相對高位;預計2023年硅料供給將保持偏緊狀態。
00:09 | 科德數控正有序推進產能擴建工作 |
00:09 | 中芯國際一季度營收凈利同比雙增 |
00:09 | 年內6部國產動畫電影等待上映 能否... |
00:09 | 公司零距離 ? 新經濟 新動能 | 家... |
00:09 | 華宏科技:緊抓稀土行業發展機遇 |
00:0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特色產... |
00:0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特色產... |
00:09 | 今年以來白羽肉雞價格波動明顯 行... |
00:09 | 德系汽車三巨頭一季度業績承壓 中... |
00:09 | 外資參、控股券商業績分化 紛紛謀... |
00:09 | 中信銀行、招商銀行擬出資設立金融... |
00:09 | 72家人身險公司 一季度合計凈利超8...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