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賈麗
2月21日消息稱,蘋果iPhone14近期進入代工試產作業,立訊精密有望拿到基本款iPhone14組裝訂單,成為僅次于鴻海的第二大組裝廠,不過將無緣代工利潤較高的高階iPhone14。
對此,立訊精密今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以公告為準。”對于其他,對方并未多言。
在供應鏈吃緊之下,蘋果代工廠之間也開啟一輪“內卷”。
受低價策略制衡
代工廠“內卷”加劇
在疫情、芯片供應緊張影響下,蘋果訂單量受限,而其iPhone組裝代工廠之間的競爭也更為激烈。
蘋果大多代工廠在印度、東南亞國家,但受疫情影響,產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所以蘋果不得不把自己更多的代工訂單轉移到中國。
而因缺工等問題,鴻海組裝工廠也面臨不穩定性。蘋果選擇將部分訂單交給更為穩定、價格更低的中國供應商,如立訊精密。
此前,在iPhone組裝訂單分配中,鴻海一直都是最大的贏家,其可拿到iPhone六成以上的訂單,剩下的則由立訊與和碩分別在iPhonePro和iPhone上分攤到40%及32%的訂單。
從去年開始,中國廠商立訊精密首度成為蘋果iPhone組裝供應商,并拿下大單。根據公開資料,立訊精密去年約拿下近4%的iPhone代工訂單,并獲得高階iPhone13Pro組裝訂單。而鴻海去年握有約75%的iPhone13代工量,且高階6.7吋iPhone13ProMax仍由鴻海獨拿。
至此,iPhone組裝訂單從鴻海、和碩、緯創等三家臺廠“共分天下”,轉變為鴻海、立訊精密兩大廠占據近八成份額。
一位蘋果產業鏈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當下,蘋果代工廠之間正進行著嚴重的內卷。而這也是蘋果以低價策略有意為之的結果。“不同于之前若干代的iPhone,iPhone14在缺芯潮的影響下,產能成了此代iPhone銷量的最大制約。因此蘋果為了降本增效,只能將整機的代工訂單打散并形成制衡,讓各個代工廠之間進行‘內卷’。”
“蘋果要進一步壓縮成本,讓代工廠以低價搶訂單,而這樣要嚴防品控下降,否則未來果凍屏的情況會更多的出現在iPhone上。價格戰之下沒有正循環、也沒有贏家,果鏈企業還需盡快通過多元布局,擺脫對蘋果的高度依賴。”阿里云MVP馬超認為。
高預期換不來高議價
果鏈企業加速降“依賴”
在部分5G高端手機出貨量降低的背景下,蘋果再次迎來高光時刻。蘋果手機在2021年第四季度占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的22%,占據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霸主地位。
蘋果有望借新款iPhone再迎來業績的增長。銀河證券分析師傅楚雄預計,2022年iPhone出貨量將有望達到2.45億部。目前蘋果的供應鏈已開始復蘇。
而這一預期,也再度帶動了蘋果產業鏈熱度。盛和資源、立訊精密、長電科技、寧波韻升等產業鏈上市公司業績出現增長。從已公布2021年度業績預告來看,惠倫晶體、京東方、北玻股份預計凈利潤最高增長分別為741%、416%、413%。
不過,業績的高預期并不能長久持續,不穩定的供應體系、較低的議價能力和隨時遭到剔除的風險,還是讓很多果鏈上市公司“心驚膽戰”。他們正在積極尋找新的出路,以此來減輕“蘋果依賴癥”。
21日晚,立訊精密再拋出規模高達135億元的再融資計劃,加碼汽車產業。
另外,勝利精密、信維通信、歐菲光等公司也將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投資力度。“果鏈”企業在多元領域的布局明顯加快。
(編輯 孫倩)
00:09 | 電競賽事持續火熱 產業鏈加速破圈 |
00:09 | 4月份乘用車市場零售同比增長14.5%... |
00:09 | 控股股東積極包攬定增 助推上市公... |
00:09 | 技術驅動、政策引領、市場響應 換... |
00:09 | 股權信托新規落地首月:三單創新項... |
00:09 | 創新藥賽道景氣度有望延續——專訪... |
00:09 | 在小紅書“種草”:銀行定義零售業... |
00:09 | 上市公司一季報展現經濟勇毅前行 |
00:09 | 三個不確定性讓美聯儲進退維谷 |
00:09 | 未盈利上市公司緣何堅持研發“上強... |
00:09 | 發揮好并購重組的關鍵作用 |
00:04 | 期貨業兩大新規有望年內落地 行業...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