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發展改革委最新消息,10月中下旬,內蒙古、甘肅、青海、寧夏4省區集中組織開工了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主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總規模近3000萬千瓦,拉開第一批裝機容量約1億千瓦項目開工序幕。
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保證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充分消納,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能源局指導各地和企業做好新能源基地項目與輸電通道布局銜接,發揮存量火電、大型水電調節能力,著力提高外送通道中新能源電量占比,提升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開發和利用水平;切實解決好電力消納和電網穩定運行問題,大力發展抽水蓄能電站,推動火電靈活性改造,有序發展新型儲能,增強電力系統調節能力。
甘肅已開工大基地項目規模居前
據悉,我國沙漠、戈壁、荒漠地區主要分布在新疆、內蒙古、青海、甘肅、寧夏、陜西等省份,面積廣闊,風能太陽能資源富集,技術可開發量占全國比重60%以上。
今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確定了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規模約1億千瓦,主要分布在內蒙古、青海、甘肅、寧夏、陜西、新疆6省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
這些項目以風光資源為依托、以區域電網為支撐、以輸電通道為牽引、以高效消納為目標,統籌風光資源稟賦和消納條件,優化風電光伏布局和支撐調節電源,正按照“成熟一個、開工一個”的原則積極開工。
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內蒙古、甘肅、青海、寧夏4省區集中組織開工了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主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總規模近3000萬千瓦。據公開數據不完全統計,在已開工項目中,甘肅省以1285萬千瓦、青海省以1090萬千瓦位居前列,內蒙古、廣西、寧夏等地緊隨其后。
四季度風光發電新增并網規模將增加
全國新能源消納監測預警中心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全國風電新增裝機433萬千瓦,同比下降38.1%。其中,海上風電新增并網167萬千瓦,同比增長227%。
同時,三季度全國光伏新增并網裝機1144萬千瓦,同比增長58.9%,新增裝機較上季度增加289萬千瓦。主要受戶用光伏補貼和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利好影響,三季度分布式光伏發展持續提速。
全國新能源消納監測預警中心預計,四季度風電、光伏發電新增并網規模較三季度有所增加。特別是受海上風電并網電價政策影響,沿海地區四季度海上風電并網規模將有所增長。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此前發布的《2021年三季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也預計,2021年底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合計達到11.2億千瓦左右,占總裝機容量比重上升至47.3%,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規模及比重預計將首次超過煤電。
多地區新能源消納壓力較大
盡管裝機量節節攀升,但受多種因素影響,各地區面臨的新能源消納壓力仍不小。
全國新能源消納監測預警中心指出,四季度北方地區普遍進入大風期,全國大部地區光照條件接近常年同期或比常年同期偏低。此外,供暖期和大風期也是棄風棄光易發生時段。
此外,近期受煤炭供應等因素影響,內蒙古西部、山西、山東、河南、甘肅以及東北等地區系統運行困難,調節能力下降,進一步增加新能源消納壓力。
為此,全國新能源消納監測預警中心建議,相關地區要統籌優化各類電源運行方式,通過積極推動電能替代、輔助服務市場建設、增加跨省區交易等多種措施挖掘消納潛力。
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能源局牽頭建立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庫,實施按月調度,督促地方能源主管部門嚴格按要求完成基地項目建設,積極引導給予并網、土地、金融等政策支持。
12:31 | 傳化集團與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 |
12:12 | 協鑫能科虛擬電廠調節能力突破550M... |
12:11 | 海特高新召開業績說明會:加強研發... |
11:01 | 工銀瑞信基金董事長趙桂才:提高權... |
11:00 | 嵐圖汽車正式登陸中東 |
10:59 | 第二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 |
10:49 | 中金廈門安居REIT擴募獲受理 |
09:58 | 賀普藥業: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09:56 | 國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動AI與量... |
09:55 | 行業景氣度提升驅動高速光模塊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資管總經理人選落定,成飛...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