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謝若琳
9月23日,由《證券日報》社主辦的“2021中國清潔能源科技資本峰會”在北京舉行。峰會現場,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長劉燕華發表了關于“綠色金融”主旨演講。
劉燕華認為,“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關鍵問題就是要解決替代性能源。在落地過程中面臨三個具體問題:第一,資金缺口如何解決;第二,低碳生態下金融系統的問題;第三,綠色金融的出路在哪里。”
劉燕華提出,關于謀求綠色金融的出路時,有五大關鍵點:第一,急不得,也慢不得,須穩扎穩打;第二,技術應用與市場規模決定未來成本;第三,市場規模取決于體制機制的變革;第四,新一輪競爭將重構全球市場格局;第五,綠色金融是發展前景的風向標。
劉燕華介紹,中國權威金融機構曾測算,要實現碳中和,需要百萬億元級的投入,更有機構認為直接加間接投資總額可能達到300萬億元至500萬億元。
這其中,“政府資金只能覆蓋很小一部分,主要缺口仍需靠市場來彌補。”因此,劉燕華認為,實現“雙碳”目標,需要能源產業與金融體系都進行改革創新。
事實上,綠色金融體系的創新已經開啟。今年2月份,《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開始施行。7月16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在北京、上海、武漢三地同時舉行啟動儀式。我國碳市場將成為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的市場。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數據顯示,截至9月22日,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CEA)累計成交量848.37萬噸、成交額4.18億元。
“只有綠色能源和金融創新之間找到共同點才能實現平衡發展,綠色金融目標是利益共同體,基于分享增量而非分割存量。”劉燕華表示,目前碳金融有兩個層面的表現,一是碳稅,即政府確定碳價,市場決定碳排量;二是碳交易,即政府確定排放水平,由市場決定碳價。
在主旨演講中,劉燕華從“政策、技術創新與競爭及產業變革”三個角度分析了綠色金融的發展。
政策方面,十九屆五中全明確提出了綠色發展的要求和方向,要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近日,國家發改委也針對“碳達峰、碳中和”提出了六項新舉措,包括調整能源結構、推動產業結構轉型、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加速低碳技術研發推廣、健全低碳發展體制機制及努力增加生態碳匯。
“從新基建的計劃來看,截至2025年,針對綠色發展、新興產業發展,中國準備投入10萬億元。”劉燕華表示。
從技術創新角度看,過去幾十年中,每十年綠色技術就邁上一個新臺階。在劉燕華看來,技術進步促使新能源成本不斷降低,太陽能、風電、水電、地熱能、二氧化碳利用等領域潛力巨大,未來行業發展將主要呈現多元互補和分布式的趨勢。
而“雙碳”目標及新興技術的普及也必然推動更多產業變革。比如,目前電力、交通、建筑、工業是中國碳排放的主要來源,這些行業將面臨變革,變革將主要體現在綠色、低碳、循環層面。劉燕華認為,新興技術將在多領域實現培育與滲透,促使數字經濟、生物經濟、智能制造等行業蓬勃發展;第二,環境質量將更受重視,因此生態恢復的地位將顯著提升;第三,產業效率也將有所變化,由數量型轉變為質量型;第四,產業鏈集群效應凸顯。
12:31 | 傳化集團與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 |
12:12 | 協鑫能科虛擬電廠調節能力突破550M... |
12:11 | 海特高新召開業績說明會:加強研發... |
11:01 | 工銀瑞信基金董事長趙桂才:提高權... |
11:00 | 嵐圖汽車正式登陸中東 |
10:59 | 第二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 |
10:49 | 中金廈門安居REIT擴募獲受理 |
09:58 | 賀普藥業: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09:56 | 國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動AI與量... |
09:55 | 行業景氣度提升驅動高速光模塊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資管總經理人選落定,成飛...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