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業綜合產值逾萬億,龐大版圖的背后,是遍布全國的像毛細管一樣的代工廠。
雖然關于這些代工廠的名字,消費者有些連聽都沒聽過,但是這并不影響他們詳盡地調研消費者的愛美需求,“你不了解我的工廠,但我了解你的需求”,正所謂“國民美,無名廠”。
9月4-6日,第58屆中國(廣州)國際美博會在廣州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舉辦,成立已有32年的中國國際美博會,是民族美業的搖籃,也是面向全球美業的展覽平臺。
盡管隨著疫情后,國產美妝品牌的迅速崛起,行業贏得了新的爆發期,但是增長的痛點和障礙依然存在。
“訂單不穩定、成本高、用工難;品牌難打造、高花費、沒沉淀;利潤難提升,品種滯后、少渠道都是我們面臨的難題。”美博會現場廣州某化妝品廠商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道。
國產美妝崛起“后遺癥”:倒逼數字化轉型
近年來隨著國產美妝品牌的崛起,相關細分賽道中國產地自主品牌意識也開始崛起。
時尚COSMO電商內容及運營總監黃婷表示:“通過分析數據,我們發現目前的趨勢是,一、二線城市消費者開始愿意去為一些服務或者是享受買單。比如說就像這兩年比較熱門的一些生活方式的美妝,類似于野獸派,他們更多的是講故事,但是只要消費者能夠接受這個故事或者他能夠被這個故事打動到,他就會愿意付出比他預期價位更多的錢去買這個商品。”
而小工具這一塊,黃婷覺得其實已經是彎道超車非常好的一個賽道,“大家可以去做更多的細化和細分。比如說像美妝蛋和潔面巾這兩塊,我覺得尤其是潔面巾,中國應該是第一了,像美妝蛋,雖然最早是國外出來的,但是中國已經把它很多的功能細化,已經超越了國際的需求。”
國產美妝正在以強有力的制造能力崛起,廣東作為制造業大省更是撐起了一片天。資料顯示,1688在廣州產業帶有1.2萬+廠商,占到全國大美業產業的65%,成交規模250億元,占據總GMV(網站成交金額)64%,廣州商家尤其在面膜粉下GMV同比增長573%,唇釉廣州商家同比增長472%,彩妝套裝下廣州商家的GMV同比增長668%,顯著拉動趨勢類目的快速增長。
但疫情下,美業工廠的發展并非完全一帆風順,他們也有迅速崛起背后的后遺癥,他們面臨的共同難點在供應鏈:原材料輔料難找,產能上不去,銷路難。
“從線下到線上,最大的變化之一便是交貨的時間大大縮短了。現在的交貨時長一般是一周,著急的,就兩三天。電商模式對發貨的要求更高,買家下單后,都希望盡快收到貨,不可能像以往一樣等1-2個月了。”美博會上有廠商向記者說道。
買家要求商家快速發貨,也倒逼源頭廠家貨源迅速到位,尤其是在出現爆品的情況下,對廠家備貨要求更是又快又好。
數字化依舊是個趨勢,消費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會更快地加速融合。在國內大循環的背景下,中國工廠和中國市場要更好地鏈接。而過去靠信息差渠道為王的模式會一去不復返,工廠將會越來越成為產業的主角。
再進化:從平臺到生態
有美業相關產品生產廠家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原來,線上運營的模式與傳統的線下訂單不同,最明顯的是工廠排期快、小批量定制多,而這些變化讓工廠的管理難度直線上升。以指甲油為例,其生產涉及品質把控和蓋子、瓶身、毛刷、貼標等物料儲備。如果客戶的單子下來了,卻發現其中某一種原料有缺口,就會讓訂單生產卡住。由于排期快,留給工廠處理的時間就更短了。
“最開始的時候真的是手忙腳亂,我們也意識到,傳統的管理模式是行不通了。”前述廠家人士表示,“為此,我們在生產線上安裝了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同時引進了許多全自動化的生產設備。管理、生產、統計數智化。這實際上是倒逼我們進行轉型升級,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
從平臺到生態,對于工廠而言,分了幾個階段,這些階段有先后順序。
第一個階段,對于工廠來講,首先要能在線,信息在線,在平臺上能真實的與互聯網聯網。第二個階段,溝通、接單能夠在線上。第三個階段,訂單在線和服務在線,訂單和服務數據都可以積累在線上。第四個階段,則開始走向生態。
阿里巴巴中國內貿事業部產品總監張曉丹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對于產業互聯網,以及對于工廠的服務來說,單靠一個平臺的力量也是有限的,包括廣州美業的工廠,幫助他們能夠更好地觸達買家,現在買家的場景和需求越來越分散,渠道也越來越多。以前的渠道就線上線下,現在又有內容電商,又有跨境電商和社交電商,這些用戶的觸達能力,單靠工廠一個角色是很難的,需要平臺帶著他一起和這些商業生態建立連接。”
為更好地打通供需兩端,1688“INSIDE計劃”提出,用大約三年時間,在全國核心產業帶建設100個產地服務中心;在50個核心產地打通756條物流干線,建立100多個產地網絡倉進行統倉統配,解決工廠和消費終端高效連接的問題。同時,精選超10萬源頭的超級工廠,為各業態零售商提供獨家貨源定制服務。
12:31 | 傳化集團與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 |
12:12 | 協鑫能科虛擬電廠調節能力突破550M... |
12:11 | 海特高新召開業績說明會:加強研發... |
11:01 | 工銀瑞信基金董事長趙桂才:提高權... |
11:00 | 嵐圖汽車正式登陸中東 |
10:59 | 第二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 |
10:49 | 中金廈門安居REIT擴募獲受理 |
09:58 | 賀普藥業: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09:56 | 國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動AI與量... |
09:55 | 行業景氣度提升驅動高速光模塊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資管總經理人選落定,成飛...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