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昌校宇 見習記者 楊潔
“雙11”期間,“海淘”市場成為各路電商平臺角逐的新戰場。《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各類活動五花八門,“全站商品低至5折”“限時3小時折扣加碼”“全場滿\$90包郵包稅,滿\$120再減\$9”“進口爆款搶先定,預付定金最高減至千元”……消費者眼花繚亂的同時,也紛紛表示:“真香”。
海淘平臺擴大消費者選擇
小雪(化名)是一名經驗豐富的海淘老手,她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世界那么大,想要的都能‘淘’到家。基本上我的包和美妝產品都是海淘來的,我的日常就是瀏覽各大海淘平臺,然后進行比價,找準‘剁手’最佳時機。”
“由于不敢信任朋友圈微商代購,以前我需要海外商品時,都是自己出國旅游時大包小包帶回或找國外朋友幫買。而現在很多海淘平臺都做得不錯,我也加入了‘海淘’一族。”家住北京市西城區的常女士昨日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雙11”期間,她花1507元從某海淘平臺下單一件原價為2250元的德國某品牌護膚品,一周內就收到貨了。
消費者盡情“買買買”的背后,離不開電商平臺的助力。蘇寧易購工作人員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目前,蘇寧易購擁有1000個海外買手團,在全球搜羅新品牌和新商品,且已經完成了全程溯源系統,一品一碼。可以做到保稅倉最快2天內送達、直郵最快3天送達。同時支持30天無理由退貨,從服務與體驗閉環上解決跨境消費的后顧之憂。
“自首屆進博會后,蘇寧易購與來自歐洲、日本、北美等2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達成合作,海外品牌在蘇寧易購平臺上的銷售增長持續走高,始終保持在200%以上,成為所有商品類目中增速最快的業務之一。數據顯示,今年進博會期間,由于‘雙11’效應,蘇寧易購進口食品酒水整體表現亮眼,平臺銷量同比增長2倍,其中三養辣火雞面銷量同比增長高達639%。”上述工作人員進一步介紹。
“海淘平臺擴大了消費者的選擇,讓國外更豐富、質量更好的商品更方便地呈現在消費者面前,觸發了很多潛在消費。”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陶金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海淘平臺將國外商品與國內商品拉到統一平臺上,可以讓競爭更充分。從長遠來看,能夠改善消費者體驗,進而促進消費。而且,海淘平臺還可以代替出境購物、代購等消費方式,將零售和轉運環節的收入留在境內,將零售額和GDP納入中國境內的統計范圍內,在統計數字上也起到了增加消費、GDP增長的作用。
“快遞出海”為海淘一族護航
11月9日,國家郵政局黨組書記、局長馬軍勝在黨組會議中表示,“加快推進‘快遞出海’工程,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快遞企業,維護供應鏈產業鏈穩定。”
國內物流企業在拓展國際物流業務方面毫不含糊。例如,2017年,圓通速遞成功收購中國香港上市公司先達國際物流,并更名為圓通速遞(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圓通速遞工作人員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目前,圓通國際在全球17個國家和地區設立超過40個海外辦事處,494家海外代理,運營2000余條國際海空航線,業務范圍覆蓋超過150個國家和地區。同時,在國家進一步提升我國國際航空貨運能力等鼓勵性政策的指引下,目前圓通航空擁有12架全貨機,國際國內航線累計開通90多條航線,基本搭建起覆蓋中國至日韓、東南亞、南亞、中亞等區域的國際航線網絡。
近3年來,中通快遞先后在柬埔寨、緬甸、老撾、越南、泰國布局快遞網絡,將加盟制快遞的模式復制到東南亞各國。作為集團生態圈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通國際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全面實施集團“走出去”發展戰略,深耕海外市場,尤其是東南亞國家和地區成為業務重點發力的區域。
對此,陶金表示,經過近十年的快速發展和充分競爭,中國物流業的運營效率、規模經濟性已經達到了較高程度。現在來看,行業資源配置效率也明顯高于國外很多國家。這背后是在競爭過程中,規模經濟效應催生出了一批經營規模大、實力強、效率高的物流企業。在這些企業的基礎上,發展全球范圍內的高效率物流業是完全可能的。由于物流業天然的規模經濟性,與國內相同規模的一筆投資很可能帶來成本明顯降低、更大程度的效率提升,因此未來海淘的轉運和物流效率有可能還會進一步提升,進而改善消費體驗。
談及如何進一步激發海淘潛力,陶金表示,需要從交易、物流、監管等方面進行優化。首先,2019年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的《支付機構外匯業務管理辦法》明確了海淘中支付機構和個人的外匯支付安排,防范了外匯支付風險,提高了跨境電子商務結算便利度。其次,保稅區、前置倉等物流業內的實踐也明顯提高了轉運時效。第三,在監管方面,防止假冒偽劣產品等監管動作仍需要進一步加強。
23:53 | 騰訊2025年一季度營收超1800億元 ... |
23:53 | 峨眉山A積極探索“低空+科創+旅游... |
23:53 | 雪龍集團優化海外市場布局 積極尋... |
23:53 | 多家上市公司迎機構密集調研 技術... |
23:53 | 強監管“嚴”字當頭 貴州轄區獨董... |
23:52 | 美線航運現“搶艙熱” 運價短期或... |
23:52 | 東山精密擬約1億歐元收購法國GMD集... |
23:52 | 印制電路板行業持續火熱 上市公司... |
23:52 | 儲能市場化改革“破立并舉” 開啟... |
23:52 | 上交所2024年債券交易百強機構名單... |
23:52 | 險資“多線并舉”加大入市力度 有... |
23:52 | 自由現金流策略受關注 公募機構持...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