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曹衛新
隨著政策紅利疊加及技術的逐步突破,氫能產業正步入提速階段。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江蘇、四川、廣東、河南、河北、山東等多省發布了氫能產業發展長期規劃,加速推進氫能產業發展。企業層面,除鴻達興業、雪人股份早早布局氫能產業外,工業能源領域中石化、中石油等多家央企也競相布局氫能業務。
中信建投證券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行業首席分析師楊藻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氫能產業鏈相對較長,從實際情況來看,目前無論是前端的制氫、加氫、儲氫環節,還是終端的燃料電池系統、電堆以及核心零部件領域,都蘊含著投資機會。”
氫能產業發展逐步駛入“快車道”
早在21世紀初期,我國已開始搶灘氫能源這片“藍海”,提早規劃氫能產業發展,并將氫燃料電池汽車納入國家戰略新興產業規劃中。近年來,政策暖風頻吹,2019年11月,國家統計局首次將氫氣和煤炭、天然氣、原油、電力、生物燃料等一起納入2020年能源統計。2020年4月發布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中,氫能、儲能等新技術在區域能源供應中的比重將大大提升。今年兩會上,氫能被首次寫入年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中。
“客觀來說,我國的氫能發展還處于相對早期的起步階段,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采訪中,楊藻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總部設在廣州的民企鴻達興業早在2016年就設立了氫能源研究院,在制氫技術、氫氣液化技術、稀土儲氫技術、儲氫裝備等領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具備規模化生產、應用的條件。
今年4月28日,由鴻達興業投資興建的我國首條民用液氫生產線終于在內蒙古烏海市順利產出液氫,一舉打破了我國民用液氫長期不能自主生產的困局,不僅填補了民用液氫制造空白,還打破國際對我國液氫產業的封鎖,解決用氫地與產氫地錯配問題,擴大氫能產業應用示范區域,加快國內氫能產業發展。
同樣作為產業鏈下游重要一環的氫燃料電池汽車也在有條不紊的發展。相比電動汽車電池蓄能存在能量密度低的缺陷,氫燃料電池汽車零排放、零污染的特性,被業界認為是未來清潔環保的理想技術。按照《中國氫能產業基礎設施發展藍皮書》的目標,到2020年,中國燃料電池車輛將達1萬輛、加氫站數量超過100座,行業總產值達到3000億元;到2030年,燃料電池車輛保有量將達200萬輛,加氫站數量達到1000座,產值突破1萬億元。
從區域發展來看,各地的氫能產業也都在大跨步往前走。2019年8月29日,江蘇省工信廳、發改委、科技廳聯合發布《關于印發江蘇省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行動規劃的通知》(以下簡稱“行動規劃”)。《行動規劃》提出江蘇省氫能產業具體發展目標是至2021年,產業規模與技術水平處于全國領先地位,產業政策體系逐步建立,技術標準持續完善,示范應用不斷擴大,初步建立完整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體系,成為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重要基地。
今年以來,四川、山東等地也相繼發布了氫能長期規劃。今年6月,山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山東省氫能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20-2030年)》,明確了氫能產業發展的路徑,對產業發展的指標體系進行細化。推動氫能產業加快發展,山東省力爭用10年時間使氫能產業關鍵技術綜合指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牽頭擬制的《四川省支持新能源與智能汽車產業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見稿)》中,有6條政策中涉及氫能與燃料電池相關。
資本競相布局搶占風口
“氫能熱”在各地規劃開展的同時,也吸引了巨頭們的入局。
今年7月份,中國石化董事長、黨組書記張玉卓公開表示,氫能正迎來快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中國石化將繼續加大氫能領域投資力度。
此外,石油巨頭之一的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石油)也在加碼氫能產業的布局,于今年8月新成立了一家合資氫能公司。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除上述兩家石油巨頭外,截至目前,有12家能源領域央企涉及氫能業務布局。“巨頭的入局對于氫能行業來說無疑是有益的,中國石化有著豐富的氫氣生產和利用經驗,在布局加氫站網絡等方面也擁有天然優勢。”楊藻表示。
8月10日,燃料電池動力系統供應商億華通正式登陸上交所科創板,被市場稱為“氫能第一股”,行業深受其鼓舞。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不少A股上市公司在氫能產業布局上也在不斷加碼。
據鴻達興業董事長周奕豐介紹,通過多年的積累,公司在氫能領域進行大量投入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目前公司正在抓緊推進非公開發行工作,募集資金用于“年產5萬噸氫能項目(其中3萬噸為液氫,2萬噸為高壓氣氫)建設”。
“這是鴻達興業從原本氯堿產品為主要產品,氫氣為副產品轉向以氫氣作為主要產品生產的一次重要的戰略轉變,即以氫能正式作為主要產品,進行模化生產。”周奕豐表示。
A股另一上市公司雪人股份近日在回復投資者時也表態公司氫燃料業務正在加快與地方產業落地事項。
(編輯 張明富 孫倩)
00:09 | 電競賽事持續火熱 產業鏈加速破圈 |
00:09 | 4月份乘用車市場零售同比增長14.5%... |
00:09 | 控股股東積極包攬定增 助推上市公... |
00:09 | 技術驅動、政策引領、市場響應 換... |
00:09 | 股權信托新規落地首月:三單創新項... |
00:09 | 創新藥賽道景氣度有望延續——專訪... |
00:09 | 在小紅書“種草”:銀行定義零售業... |
00:09 | 上市公司一季報展現經濟勇毅前行 |
00:09 | 三個不確定性讓美聯儲進退維谷 |
00:09 | 未盈利上市公司緣何堅持研發“上強... |
00:09 | 發揮好并購重組的關鍵作用 |
00:04 | 期貨業兩大新規有望年內落地 行業...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