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龔夢澤
沒人會想到,曾經作為奇瑞汽車品牌向上中堅力量的觀致汽車,多年后會因被官方點名“謹慎購買”而重回公眾視野。
近日,山東省汽車流通協會將寶能觀致品牌汽車列入消費黑名單,并向消費者發出消費警示。《證券日報》記者從多家觀致汽車門店了解到,目前觀致4S店基本處于甩賣車輛或關停狀態,大批經銷商已撤出,少數經銷商也在計劃退網。由于門店停擺,觀致車主普遍遭遇到了修車“無門”,保養延期難兌現等問題。
強制執行金額近8億元
浙江金華的張先生告訴記者,他購買的是2020款1.6T巡航豪華型觀致7車型。“買車時說好的置換補貼和經濟補貼共計12000元,會在提車后2天至3天到賬。一年多過去了(仍未收到這筆款項),此前4S店回復是廠家一直不放款。如今4S店倒閉了,官方客服也打不通。”張先生表示。
“我在2017年9月份購買了觀致5尊貴升級款汽車一輛,之后先是主駕座墊表面皮革開裂,再是右前門內側下水口附件生銹。”家住南京的王先生也遇到了觀致門店關閉導致無法正常維修養護的問題。“聯系售后遲遲未有回信后,再聯系江寧直營店才得知南京共6家直營店均已關門。很多觀致車主在質保期內都面臨著車輛無處維修保養,出險后沒有配件的窘狀,觀致至今都沒有給車主任何解決方案。”
《證券日報》記者從國內主流汽車投訴受理處置服務平臺車質網上統計發現,截至目前,涉及觀致各車型的投訴超過400條,車型涵蓋觀致3、觀致5和觀致7,這其中投訴的典型問題包括發動機漏油變速箱異響抖動、車輛售后失聯、贈送保養維修服務無法兌現、銷售欺詐等問題。為此,記者多次撥打觀致汽車官方服務熱線,但截至發稿時,電話始終處于無人接聽狀態。
天眼查信息顯示,觀致汽車有限公司存在數十條被執行人信息,強制執行標的近8億元。此外,該公司還存在多條限制消費令及終本案件信息,未履行總金額達5094萬元。
為此,山東省汽車流通協會發布了一份《關于觀致品牌汽車消費警示》的文件,內容顯示,山東省汽車流通協會消費維權工作站接到多起濟南市觀致車主售后無4S店維修保養的投訴。經協會調查,濟南市4家寶能觀致汽車直營店已經停業,廠方服務電話也已經注銷。消費維權工作站甚至還向觀致品牌所屬的寶能集團總部所在地“深圳市羅湖區寶安北路2088號”郵寄發送問詢函,但因人去樓空信函被退回。
品牌向上之路多坎坷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被觀致“坑了”的不僅僅是消費者,還有公司的自家員工。今年年初,有觀致汽車常熟工廠員工發文稱,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觀致汽車停止為員工按月繳納五險一金。
“需補齊的額度少則5000元,多的高達30000元。”部分觀致員工們還透露,他們還被“強制”安排外地工作,或蕪湖支援奇瑞或深圳支援寶能。據接近觀致汽車人士提供的兩則觀致常熟工廠內部工作群和郵件通知顯示:“春節后,所有藍領全部支持蕪湖奇瑞或者深圳DS工廠,如有不去的按曠工處理,到時候做開除處理。”
公開資料顯示,觀致汽車成立于2007年,注冊資本約169.25億元。彼時背靠奇瑞汽車的觀致,設計團隊來自寶馬,安全團隊來自薩博,曾經是國內較早一批喊出品牌向上的自主品牌。然而,由于缺少品牌文化沉淀和市場認知,定位中高端的觀致,實力演繹了何為“叫好不叫座”。
記者查閱財務數據顯示,2014年-2016年,觀致汽車三年連虧,累計虧損高達66億元。2017年,奇瑞汽車選擇拋出這枚燙手山芋,寶能集團以66.3億元收購觀致汽車51%的股份,成為控股股東。
寶能集團接手之初,憑借旗下聯動云租車平臺的采購,觀致銷量取得明顯起色。為此,2019年,寶能集團再度以15.6億元收購觀致汽車12%的股份,持股比例增至63%。然而,好景不長,2019年-2021年,觀致汽車年銷量從2.27萬輛加速下滑至5200輛。與此同時,控股股東寶能集團也陷入了債務危機。
“觀致的品牌向上有些生不逢時。”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聯盟理事高云鵬看來,成本居高不下跳脫消費需求、渠道單一營銷不力,導致了觀致汽車內在競爭力越來越弱。加之大股東寶能集團自身資金吃緊,無法提供資金強援,造成了如今觀致門店關停,難以維繼的局面。
(編輯 喬川川)
11:54 | 以利他共贏實現和合共生 珠海萬達... |
11:28 | 受益“雙題材”概念!603332,12天... |
23:35 | 債市“科技板”發力顯效總規模逾28... |
23:35 | 監管“零容忍”不容“看門人”再裝... |
23:35 | 制造業“綠”發展 經濟社會轉型步... |
23:35 | 政策暖風頻吹 機器人產業迎強勁動... |
23:35 | 上證科創板計算機主題指數明日發布... |
23:35 | 本周央行公開市場9460億元逆回購到... |
23:35 | 莫被各種花式“股神”迷了眼 |
23:35 | 以吸收合并開創資源整合新局面 新... |
23:35 | 月內超130家上市公司獲外資機構調... |
23:35 | “端午經濟”升溫 “健康”小粽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