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罕見的鄭州極端強降雨之后的第二天,一場關乎著汽車未來發展、尤其是如何讓汽車變得更綠色的科技日活動,在上海沃爾沃汽車亞太區總部如期舉行。而此時由于全球氣候變化所帶來的災害,正在肆無忌憚的威脅著人類的安全和生活。因此,這場活動也備受矚目。
汽車企業將如何肩負起綠色、減碳的社會責任、未來的汽車又能給我們帶來什么,以及沃爾沃將會如何服務他的客戶,成為本次活動的核心議題。在冗雜的議題背后,未來汽車的底層邏輯已經逐漸清晰,那就是“可持續發展”。而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更多來源于企業的壓力和推動力。
2040年力求成為全球氣候零負荷標桿企業
今年變幻莫測的氣候,給人類敲響了警鐘。而二氧化碳排放導致的全球氣候變暖,成為背后作祟的主要推手。作為全球碳排放最大的行業之一,汽車行業占全球二氧化碳總排放的7.3%。據IEA國際能源署預計,至2070年,汽車的使用量將較2020年翻倍,汽車的擁有量將增長60%。汽車行業的碳中和刻不容緩,且任重道遠。
汽車行業的變化,以全產業鏈條的形式開始。以沃爾沃汽車為例,據悉,目前沃爾沃汽車中國研發團隊正在為全球市場開發新車型,通過對整車外飾和規格的優化,風阻系數每改進0.1,每百公里將減少0.6千瓦時的能源消耗,相當于每100公里減少187克二氧化碳排放。
在生產方面,沃爾沃汽車計劃在2025年,用于生產每輛汽車的能源使用量減少30%,并實現生產制造的全球氣候零負荷運營。
此外,倒逼供應商實現供應鏈的綠色,也成為完成沃爾沃減碳目標的重要一環。為了達到2025年沃爾沃與全球供應鏈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25%的目標,18家一級供應商作出承諾,其為沃爾沃汽車供貨的制造基地將在2025年前實現100%可再生能源使用。
“人類社會面臨的氣候危機已經非常緊迫,過去大家總說新四化,現在應該要把新四化變成“4+1”,未來汽車的標準就是“新四化+可持續”。著名汽車評論家、寰球汽車集團董事長兼CEO吳迎秋認為,汽車產業不能沉醉在某一個所謂的新技術上,而應該推出一套適應未來地球環境與人類全新出行場景的系統性交通解決方案。
“由遠及近的大勢都決定了我們必須轉向電氣化時代。"在沃爾沃汽車集團全球高級副總裁、沃爾沃汽車亞太區總裁兼CEO袁小林看來,“可持續發展、低碳產品將會成為豪華汽車本身定義當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而根據規劃,沃爾沃汽車計劃2025年實現全面電氣化,2030年成為純電豪華車企,2040年力求成為氣候零負荷標桿企業,所有純電車型將通過線上銷售。
未來將推具備雙向充電功能的電動車
在解決出行問題的同時,提升能源利用率成為當下緊迫的課題,可持續發展作為未來汽車構建的底層邏輯,脈絡已經逐漸清晰。而如何讓更清潔的電動車,看上去更美?很顯然,解決目前電動車的天然不足,轉變消費者的消費認知,才能夠讓其走的更遠。
沃爾沃汽車表示,在電池方面,正計劃與瑞典電池公司Northvolt合作,將其電池產品的能量密度在當今市場同類產品標準上再提高50%。在未來十年間,沃爾沃產品搭載的電池能量密度預計將突破1000Wh/L的里程碑,并實現1000公里的實際續航里程。預計到十年中期,充電時間將縮短至近一半。
在實現電池的重復利用方面,沃爾沃汽車也在研究儲能等有潛力的方案,實現電池原材料的再利用。此外,沃爾沃未來推出的純電動汽車產品,將出現雙向充電功能,用戶可以將汽車電池中的富余電量轉移回電網。這意味著,沃爾沃電動汽車車主可以在電價及碳排放達到日常峰值時為電網供電,而在相反的時間段內,則可通過電網為汽車充電實現V2G功能。
用戶將來能實現“隨處有電充”
而如何將新能源汽車賣出去,并且賣地更好?沃爾沃表示,未來汽車已經從過去單純售賣產品向“產品+服務”轉型。相配套的優質服務,能夠在推廣新能源汽車的過程中,起到催化劑的作用。
沃爾沃汽車大中華區銷售公司售后服務副總裁方錫智表示,未來針對電動化、智能化,沃爾沃將再次推出個性化服務政策。如針對電動車用戶服務顧慮問題,沃爾沃通過智能化手段推出全場景的充電布局。為沃爾沃用戶構建“隨處有電充”的外部條件,具體來看,家用充電樁、62家重點直售經銷商120kW超充樁、200家20kW快充樁都已經落實到位。
此外,沃爾沃還在積極探索與優質服務商的合作,向用戶提供終身免費充電權益和一鍵加電服務。未來,還將在重點城市部署沃爾沃專屬品牌充電場站,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沃爾沃用戶能夠真正實現“隨處有電充”。
碳中和之路任重道遠
而上述應對之策的出臺,除了有緊隨市場潮流以便提前布局的考量外,沃爾沃汽車還有來自于現實性的壓力。7月15日,工信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了《2020年度中國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情況公告》。公告內容顯示,2020年度,中國境內137家乘用車企業共生產/進口乘用車1983.02萬輛(含新能源乘用車,不含出口乘用車,下同),行業平均整車整備質量為1510千克,平均燃料消耗量實際值為5.61升/100公里,燃料消耗量正積分為436.74萬分,燃料消耗量負積分為1171.43萬分,新能源汽車正積分437.00萬分,新能源汽車負積分106.55萬分。
從2020年度乘用車平均燃料消耗量達標企業看,僅生產純電動車的特斯拉可交易積分最多,達89.8萬新能源正積分;比亞迪排名第二,可交易積分達75.4萬新能源正積分;上汽通用五菱排名前三,可用于積分交易的數量為44.3萬分。
對此,有專業人士認為,在氣候異常帶來的碳中和達標和國內車企雙積分雙重壓力下,車企已將可持續發展放在了頭等重要的位置,而隨著各大車企未來在新能源賽道的競爭加劇,誰走在前邊誰就會拔得先機,誰能獲取消費者的信任,誰就會笑到最后。
(CIS)
12:31 | 傳化集團與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 |
12:12 | 協鑫能科虛擬電廠調節能力突破550M... |
12:11 | 海特高新召開業績說明會:加強研發... |
11:01 | 工銀瑞信基金董事長趙桂才:提高權... |
11:00 | 嵐圖汽車正式登陸中東 |
10:59 | 第二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 |
10:49 | 中金廈門安居REIT擴募獲受理 |
09:58 | 賀普藥業: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09:56 | 國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動AI與量... |
09:55 | 行業景氣度提升驅動高速光模塊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資管總經理人選落定,成飛...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