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禁
近日,戴姆勒集團公布了其銷量、營業額和利潤均創歷史新高的2017年年度業績。其中,銷售237.35萬輛乘用車(含奔馳轎車和Smart),息稅前利潤為92.07億歐元,同比增長13%,銷售回報率為9.7%,比上年增長0.6個百分點。這意味著,戴姆勒賣一輛乘用車差不多賺3879歐元左右(以2月8日匯率計算,約合30124.314人民幣)。
由于寶馬與奧迪并未公布年度財報情況,《證券日報》只能以寶馬與奧迪三季度財報為準,寶馬在三季度單車利潤為2969.1歐元,奧迪三季度單車利潤為2672.6歐元。對比可知,奔馳單車利潤遠高于寶馬與奧迪。
《證券日報》綜合北京汽車前三季度財報和中信證券數據,北京奔馳前三季度盈利約136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幅增長84%。與此同時,前三個月北京奔馳總銷量為31.51萬輛,簡單計算可知北京奔馳單車利潤約為42853元,比全球單車利潤高出12000多元(戴姆勒全球銷量包括Smart利潤,數據會有所偏差)。
與此同時,2017年,奔馳及smart品牌在中國大陸交付61.1萬輛新車,占據戴姆勒全球乘用車銷量的近四分之一。其中,中國市場營收為183億歐元,占到奔馳乘用車營收的五分之一多。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梅賽德斯-奔馳汽車集團總裁蔡澈在年會上特別強調:“2017年優異業績的取得主要得益于E級車和SUV車型的成功,以及中國市場的表現。”
奔馳依然是最賺錢的老大
2016年,在企業較為看重的息稅前利潤率這一項中,奔馳以9.09%拔得頭籌,寶馬以8.9%的成績位居第二,奧迪則在三者中最低,奔馳成為最會賺錢的豪華品牌。2017年的情況又如何呢?
2017年,奔馳乘用車息稅前利潤為92.07億歐元,同比增長13%,是2016年息稅前利潤增幅的6倍多。與此同時,奔馳乘用車營業收入947億歐元,息稅前經營利潤率為9.7%,遠高于去年的8.9%。
再看寶馬與奧迪三季度財報情況,寶馬旗下汽車業務營業收入210.4億歐元,息稅前利潤也輕微下降至17.53億歐元,息稅前經營利潤率為8.3%;奧迪營業收入在三季度攀升1.5%至140.92億歐元,奧迪特殊項目前營業利潤達12.61億歐元,銷售回報率則達到8.9%,與去年同期相比微降0.1個百分點。
可以預見,2017年奔馳利潤率將再次高于寶馬與奔馳。
從2017年全球銷量來看,依然奔馳是銷量老大。奔馳在全球市場總共賣出了237.35萬輛乘用車,比起2016年增長了8%,這也是奔馳連續7年的銷售業績正增長;寶馬去年表現也不俗,全球市場包括旗下BMW、MINI和勞斯萊斯品牌在內,全年共交付了246.4萬輛,同比增長4.1%;奧迪去年在全球共賣出約188萬輛,同比增長僅0.6%。
德系三強爭雄中國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2017年,奔馳、寶馬、奧迪三大品牌在華銷量均有所增長,在各自全球銷量比重越來越大。有意思的是,奔馳、寶馬、奧迪三大品牌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程度是逐步上升的。
2017年,奧迪在華銷售總量為59.5萬輛,同比增長1.05%,非常驚險的保住了在華銷量第一豪華品牌的寶座,占到奧迪全球銷量的三成以上;奔馳(包括smart)銷量為61.1萬輛,同比大增25%,占到奔馳全球銷量的近四分之一;寶馬(包括MINI)在華銷量達到59.4萬輛,同比增長15.1%,占到寶馬全球銷量的四成以上。
去年中國市場營收為183億歐元增長14%,在奔馳全球市場增速最快。2018年奔馳能否延續在華增長態勢呢?
據蔡澈介紹,奔馳2018年將在全球市場發布12款全新及改款車型。奔馳E級車和C級車將成為銷量持續增長的引擎,剛剛在荷蘭全球首發的奔馳全新緊湊級新車AClass將在2018北京車展引入國內銷售,助力奔馳銷量攀升。
2018年,相比奔馳的產品小年,寶馬和奧迪均在當年放“大招”。對于寶馬來說,2018年是號稱“BMWX之年”,國產全新一代X3和寶馬X2;對于奧迪來說,有包括全新Q5L和Q2L等16款新車上市。面對對手一款又一款的重磅車型,奔馳能招架得住嗎?
00:09 | 科德數控正有序推進產能擴建工作 |
00:09 | 中芯國際一季度營收凈利同比雙增 |
00:09 | 年內6部國產動畫電影等待上映 能否... |
00:09 | 公司零距離 ? 新經濟 新動能 | 家... |
00:09 | 華宏科技:緊抓稀土行業發展機遇 |
00:0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特色產... |
00:0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特色產... |
00:09 | 今年以來白羽肉雞價格波動明顯 行... |
00:09 | 德系汽車三巨頭一季度業績承壓 中... |
00:09 | 外資參、控股券商業績分化 紛紛謀... |
00:09 | 中信銀行、招商銀行擬出資設立金融... |
00:09 | 72家人身險公司 一季度合計凈利超8...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