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豬盤”與“妖券”兩種極端的交易風格正濃縮在康隆轉債近期的走勢上——短短7個交易日實現暴跌到暴漲的翻番表現。
作為上市公司康隆達發行的可轉債,康隆轉債與正股康隆達經歷了不一樣的歲末年初。上個月,公司公布收購利好,但遭遇“殺豬盤”,康隆達遭遇股債雙殺,出現30%以上的跌幅。但很快康隆轉債就絲毫不顧正股的連續跌停,走出獨立行情。
4個交易日一度大漲120%,康隆轉債成為近期滬深兩市表現最佳品種。不過,細細觀察可以發現,康隆轉債更多是游資炒作,與此前可轉債“妖券”炒作如出一轍。
去年大盤弱勢時,轉債市場出現過多次“妖券”炒作。以尚榮、再升、模塑、橫河等轉債為代表的一批“妖券”遭遇大規模炒作。這些“妖券”普遍余額較低,同時有明顯的“三高”特征——高價格、高換手率、高轉股溢價率。在此次暴漲后的康隆轉債身上,“三高”特征同樣明顯。
此前,深交所曾對可轉債“妖券”炒作進行風險提示:在此類炒作中,個人投資者是主要買入力量,占比超過九成,其中七成為中小散戶,“羊群效應”明顯;機構投資者交易占比不足一成,且以逢高減持為主。更為兇險的是,個別投資者可能會利用資金優勢,實施盤中拉抬打壓、虛假申報等異常交易行為,惡意影響市場價格,誤導其他投資者的交易。
炒作“妖券”的投資者還會遭遇不可控的強贖風險。所謂強贖,就是觸發提前贖回后,轉債發行人將以面值加利息的價格贖回可轉債。這對于價格動輒炒至200元的可轉債“妖券”而言,殺傷力巨大。
再升轉債去年3月9日曾經遭遇爆炒,單日大漲55%,站上400元/張的高點。但隨即公司啟動強贖,該券次日暴跌53%,此后震蕩走弱以120元價格結束交易,參與其中的投資者損失慘重。
新年以來,監管部門也加強對市場異動的監測,“妖券”已成為監管重點。上周正式亮相的《可轉換公司債券管理辦法》,開篇便強調限制過度炒作。《可轉換公司債券管理辦法》表示,證券交易場所應當加強對可轉債的風險監測,建立跨正股與可轉債的監測機制,并根據可轉債的特點制定針對性的監測指標。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投資者不斷進化和監管政策不斷完善,“妖券”炒作空間將愈來愈逼仄。
00:09 | 電競賽事持續火熱 產業鏈加速破圈 |
00:09 | 4月份乘用車市場零售同比增長14.5%... |
00:09 | 控股股東積極包攬定增 助推上市公... |
00:09 | 技術驅動、政策引領、市場響應 換... |
00:09 | 股權信托新規落地首月:三單創新項... |
00:09 | 創新藥賽道景氣度有望延續——專訪... |
00:09 | 在小紅書“種草”:銀行定義零售業... |
00:09 | 上市公司一季報展現經濟勇毅前行 |
00:09 | 三個不確定性讓美聯儲進退維谷 |
00:09 | 未盈利上市公司緣何堅持研發“上強... |
00:09 | 發揮好并購重組的關鍵作用 |
00:04 | 期貨業兩大新規有望年內落地 行業...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