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珊
日前,財經圈刷屏的題為《你們才30億市值,我們接待不了》的公眾號文章閱讀量已經達到10萬+,這句堪稱“傷害不大,但侮辱性極強”的回復戳中了不少低市值公司的痛點。
的確,在資本市場改革加速推進,及2019年以來結構性行情推動下,大部分資金集中在少部分優質公司上。不同行業以及同一行業的不同上市公司,在投資者關注度、流動性以及估值上存在巨大差異,有的上市公司市值迭創新高,而大多數上市公司卻不漲反跌。
2021年春節后股市行情畫風突變,各種“消費茅”、“科技茅”紛紛跌落神壇,核心資產的構成、估值與成長性,被重新審視,風格變遷不僅引發資金端的基金經理與分析師的反復研究與追問,也讓資產端的上市公司面臨新的生存環境。分化成為A股市場的關鍵詞。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截至4月22日收盤,剔除暫停上市及進入退市整理期的公司后,共有984家公司最新A股總市值低于30億元,占全部A股比例為23.08%。
對此,私募排排網研究主管劉有華也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注冊制背景下,小市值公司數量確實越來越多,這是注冊制背景下可以預見的事情,也是預期中的事情。
“一家公司上市多年,市值依然在100億元以下,要么證明這家公司的行業天花板太低,要么證明這家企業的經營不出彩。在股市這個融資市場中,你沒有不斷拓展融資功能從而轉型其他行業,要么是管理層不行,或者是行業已經是夕陽行業了……等等這一切原因,都讓基金公司在心中就給這些公司劃了一條紅線。而且這類小微市值公司由于流通盤總金額也不大,特別容易被游資狩獵,成為莊股,所以正規的私募與公募機構會盡量避免買入這類型企業,因為容易踩雷。特別是未來全面實現注冊制,港股A股兩地新上市的企業越來越多,小鮮肉更多了,就更不會關注這些老的小企業了。“把脈投資總經理許瓊娜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進一步表示。
由于熱門賽道、中大市值公司更容易獲得資本的關注,使得眾多非明星行業的中小市值公司面臨的壓力和挑戰進一步凸顯,難怪去年就有不少中小市值公司董秘反復提及“無力感”。那么,小市值公司真的沒有機會了嗎?
許瓊娜表示,“不會,例如剛上市的或者上市不久的,處在行業賽道高速發展的企業,還是會被資本青睞的。因為所有的大公司都是從小公司漲起來的,所以并不是所有小公司都沒有上漲潛力。”
與此同時,劉有華也認為,如果說小市值公司完全沒有價值了,也是不太嚴謹的,因為存在就是有道理,一家公司估值多少,和公司的盈利能力基本面是完全掛鉤的。而且最近,我們也發現有一部分小市值的公司出現逆襲,在某些催化劑的影響下短時間股價也能翻倍。小市值公司出路在于改善經營模式,提高企業盈利能力,或者做好資產重組。但是無論做任何努力,最后的目的一定是改善企業盈利能力,獲得投資者認可,股價才能走出低迷。
通過對目前市值不足30億元的984家公司梳理發現:
第一,80家公司2020年凈利潤達到或有望達到1億元以上。數據顯示,截至4月22日收盤,有821家市值不足30億元的公司披露2020年年報或業績預告,共有80家公司2020年凈利潤達到或有望達到1億元以上,寧波聯合、百大集團、龍建股份等3家公司2020年凈利潤均在2億元以上,分別為3.44億元、3.03億元、2.24億元。
第二,89家公司有望連續三年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截至4月22日收盤,在已披露2020年年報及業績預告的市值不足30億元的公司中,有89家公司2018年至2020年有望實現連續三年凈利潤同比增長。
乾明資管基金經理白易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無論大小市值都需要看它的價值中樞,公司是否被低估,凡是存在價值低估的公司都具備投資價值。尋找優質標的需要找到一家公司的核心估值即價值中樞在哪里,另外需要考慮公司的成長性和利潤增長。
第三,64家公司一季度獲基金持有。從機構持股情況來看,截至去年四季度末,有702家市值不足30億元的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出現社保基金、QFII、券商、險資、基金等機構身影,548家公司獲機構增持,慈文傳媒、建新股份、凱文教育、大千生態、盛通股份等公司去年四季度機構增持股份數量居前,均在700萬股以上。此外,根據已披露的基金一季報數據來看,有64家市值不足30億元公司被基金持有,其中,振江股份持有基金數達到100家,浙海德曼、西菱動力持有基金數也均在10家以上,分別為15家、11家,此外,從基金持股總量來看,振江股份、浙海德曼、盛通股份、三特索道等4家公司基金持股數量均在1000萬股以上。
第四,219家公司年內日均換手率超3.06%。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4月22日,全部A股日均換手率達到3.06%,上述984家公司中,有219家公司今年以來日均換手率高于這一數值,新風光、華騏環保、江天化學、萊爾科技、元琛科技、富信科技、杭州柯林、屹通新材、昀冢科技、智洋創新、西大門等11只上市不滿一年的次新股年內日均換手率均在20%以上,位居前列。
第五,68家公司最新籌碼集中度提升超30%。《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截至4月22日收盤,上述984家公司通過2020年年報、上證e互動平臺、深交所互動易平臺等渠道發布的最新股東戶數情況顯示,共有382家公司最新股東戶數較2020年四季度末有所下降,對應籌碼集中度提升。進一步統計發現,上述382只最新股東戶數下降股中,籌碼集中度上升幅度超過10%的個股共有68只,西上海、通源環境、力星股份、上海沿浦、力盛賽車、研奧股份、彩虹集團、蠡湖股份等8只個股最新籌碼集中度上升均超過30%。
對于小市值公司的投資價值,奶酪基金董事長莊宏東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認為還是有一些優秀的小而美公司被錯殺,要挖掘這些公司,需要非常細致的基本面研究。今年以來,其實還是有一些優質的小市值公司漲幅不錯,所以小市值公司還是有機會的。”
表:截至4月22日已披露基金一季報中基金持有的小市值個股一覽
制表:吳珊
(編輯 才山丹 策劃 趙子強)
17:32 | 國內首個氣候準則征求稿面世 助力... |
17:02 | “五一”假期前三天入境游客使用支... |
16:59 | 中科星圖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
16:58 | 海南機場擬23.39億元收購美蘭空港5... |
16:57 | 永輝超市遵義胖東來模式調改首店開... |
16:00 | 特斯聯發布2024年財報:在手訂單金... |
15:58 | 滬市公司2024年研發投入破萬億元 ... |
15:56 | 低空經濟快速崛起 科創板公司堅持... |
15:55 | 京能置業第一季度實現營收3.15億元... |
15:42 | 中國建筑第一季度營收穩健增長 控... |
15:38 | Momenta與Uber達成戰略合作協議 將... |
15:36 | 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數智化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