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珊
隨著上市公司2020年年報業績披露工作緊鑼密鼓的進行,部分公司也公布了2021年一季度業績預告。《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截至3月17日收盤,滬深兩市共有74家上市公司發布2021年一季度業績預告。
從預告情況來看,預喜公司的數量達到72家,占比達到97.30%。其中,業績預增公司有42家,業績略增公司有15家,業績扭虧公司有15家。
“去年一季度經濟和企業經營受疫情影響,基數比較低,所以今年企業一季度業績會迎來普遍增長局面,高比例的一季度業績預喜只是這一現象的初始體現。”華輝創富投資總經理袁華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具體來看,預計凈利潤變動幅度上限方面,上述72家公司中,有30家公司預計2021年一季度凈利潤同比翻倍,占比超四成,其中,國光電器、納思達、正業科技、三利譜等4家公司均預計2021年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5倍以上,分別為,893.34%、790.87%、582.67%、556.59%。
眾所周知,每年3月份都是一個很好的“春耕”季節,以業績為前提,不必刻意追逐熱點都能夠取得不錯的成績。然而今年似乎有所不同,3月份以來,上證指數最大跌幅超過4%,深證成指最大跌幅超過7%,由于賺錢效應缺失,備受期待的業績浪也暫時被壓制。
數據顯示,上述72只預喜股中,3月份以來股價實現上漲的個股有36只,占比為50%,其中,期間累計漲幅超20%的個股有6只,反觀期間累計跌幅超過20%的個股則達到9只。
盡管眾機構對后市投資有所分歧,但是大部分受訪者還是認為,業績浪只是延后,但不會缺席。
鴻風資產投資總監黃易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一季報時間窗口的到來,市場將重拾升勢,而且將結束此前的周期或科技的單一風格,一季報業績將為市場帶來新的動力與方向。由于疫情原因,去年一季度相當多上市公司出現盈利下滑或首次虧損,今年大多數公司一季報業績同比都會有不錯表現。但市場對一季報的關注不會僅停留在公司的同比業績上,還會更多的關注與去年四季度的環比情況、未來增長的可持續性。
持有類似觀點的袁華明也表示,春節假期后市場調整比較充分,當前全球疫情正在穩步緩解,海外市場近期表現穩健,大盤有望在向好的經濟數據、年報和一季報數據帶動下逐步走出連續調整的格局。
那么,如何結合一季度業績預告來選擇最佳布局標的呢?
私募排排網研究員葉遠聲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業績是市場永恒不變的主題,未來業績在A股市場的有效性會越來越高,持續穩定的業績才是衡量上市公司是否具備長期投資價值的唯一標準。具體投資上,一方面,可以尋找業績具備持續穩定增長的公司進行投資,另一方面,尋找存在業績預期差的公司獲取超額收益。
袁華明告訴記者,今年的業績浪尤其需要結合增長持續性和估值來評估投資機會。首先業績增長需要剔除一次性收入和去年特殊條件下低基數的影響。其次可能的流動性收緊一方面會對部分企業經營產生壓力,另一方面也在導致高估值品種的估值調整,一些企業即便業績增速突出,但估值太高的話,業績增長未必會帶動股價提升。一些去年受疫情沖擊比較大,股價表現滯后且估值低,但今年經營和景氣度提升態勢正在體現的順周期品種會在這一輪業績浪中的機會或許更突出一些。
表:30家預計2021年一季度凈利潤同比翻倍公司一覽
制表:吳珊
(編輯 孫倩 策劃 張穎)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23:48 | 外骨骼機器人“出圈” 上市公司助... |
23:48 | 記者觀察 | 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 |
23:48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成績單”出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