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避險情緒升溫,全球金融市場上演“黑色星期一”。業內機構表示,全球股市大跌或僅為短期現象,隨著市場情緒平復,加之主要央行加速“放水”,股票等風險資產長期前景仍向好,特別是亞洲新興市場值得資金入場。
看好亞洲新興市場
不少機構開始看好新興市場、特別是亞洲股市前景。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25日發布最新報告表示,投資者的擔憂使得全球股市在24日顯著下跌,該機構目前保持看好新興市場,特別對于亞洲風險資產前景保持樂觀看法,主要基于三大原因:
首先,根據基準情景,如果疫情在3月末左右大致受控,湖北以外工廠停產及旅游限制在3月初逐步放寬,亞洲(日本以外)企業今年盈利增長預期仍然達到12.4%(美元計價)。如果疫情在二季度中才受控,3月仍然實施停產及旅游限制,亞洲(日本以外)企業盈利增長仍然將達到約8%,企業下半年盈利復蘇強勁。其次,相對美股,亞洲股市估值合理,亞洲(日本以外)股票市凈率僅約1.6倍,大概處于長期平均水平附近,也比全球其他股市折讓35%。最后,亞洲企業自由現金流強韌。
逢低買入良機顯現
業內人士指出,對于優質資產而言,逢低買入的良機正在出現。
富達國際亞太區首席投資官ParasAnand也持類似觀點,他指出,新冠肺炎疫情24日拖累全球股市,目前可以逢低買入亞洲及新興市場。“當前投資者憧憬政府及中央銀行將向市場提供充足流動性,以緩和對經濟的沖擊及短期支持資產價格。經濟前景不明,與潛在的流動性增加相比較,市場更看重流動性,因此反而推高資產價格。不過,隨著流動性推高資產價格的戲碼重復上演,估值也明顯升至過高水平,在這個情況下市場出現調整也是可以預期的。我們認為這是一個逢低買入的好機會,尤其是在亞洲及新興市場。”
景順首席全球市場策略師KristinaHooper表示,“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完全取決于病毒蔓延的持續時間。我仍抱有希望,這一現象是短暫的,我們仍希望其對市場的影響將是一個V型曲線,在疫情被遏制后市場將出現大幅反彈。”
KristinaHooper進一步指出,政策制定者將盡可能提供支持,而支持性政策可對經濟增長減速起到緩沖作用,從而決定風險資產的走向。中國已經實施了有力的財政和貨幣刺激政策,并將有更多政策出臺。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明確表示,美聯儲將“密切關注”形勢發展,這意味著美聯儲已準備好,并愿意在必要時作出“保險性降息”。
KristinaHooper強調,“對于投資而言,我們需認識到,當前的市場環境帶來了一些投資機會。總體而言,股市已經上漲數月并且沒有出現重大回調,因此24日的股市調整可以形容為是姍姍來遲的。當前市場出現的拋售可能是健康的,并提供了買入機會,尤其是在有政策支持的背景下。由于中國的形勢正開始好轉,中國股票以及那些在中國收入占比較重的全球股票可能是一個特別有吸引力的買入機會。”
17:32 | 國內首個氣候準則征求稿面世 助力... |
17:02 | “五一”假期前三天入境游客使用支... |
16:59 | 中科星圖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
16:58 | 海南機場擬23.39億元收購美蘭空港5... |
16:57 | 永輝超市遵義胖東來模式調改首店開... |
16:00 | 特斯聯發布2024年財報:在手訂單金... |
15:58 | 滬市公司2024年研發投入破萬億元 ... |
15:56 | 低空經濟快速崛起 科創板公司堅持... |
15:55 | 京能置業第一季度實現營收3.15億元... |
15:42 | 中國建筑第一季度營收穩健增長 控... |
15:38 | Momenta與Uber達成戰略合作協議 將... |
15:36 | 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數智化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