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
社保基金提前潛伏7只鋼鐵股
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從工業生產者主要行業出廠價格分類數據來看,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增長11.1%,在各主要行業中位居第三。
另外,鋼鐵行業上市公司業績表現同樣出色,成為機構提前布局的重要原因。《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32家鋼鐵行業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盈利811億元,同比增長74%。其中,今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鋼鐵行業凈利潤分別為217億元、287億元、297億元。從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來看,今年三季報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的公司共有28家,占比近九成。其中,常寶股份、重慶鋼鐵、新鋼股份、沙鋼股份、柳鋼股份、山東鋼鐵、新興鑄管、華菱鋼鐵和馬鋼股份等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均實現同比翻番。
盈利能力方面,上市鋼企報告期內實現毛利率16.54%,環比上升0.33個百分點;報告期內實現凈利率8.01%,環比大體持平。報告期內費用率6.41%,環比上升0.21個百分點。其中,銷售費用率1.52%,環比降0.01個百分點;管理及研發費用率3.01%,環比上升0.37個百分點;財務費用率1.89%,環比下降0.15個百分點。
隨著盈利持續高位,上市鋼企降杠桿成效顯著,顯示出鋼鐵行業盈利能力得到進一步改善。截至三季度末負債率已降至58.89%,率先完成中鋼協在2017年初提出的3年至5年負債率降到60%以下的目標。根據中鋼協數據顯示,9月末全國重點鋼企負債率為66.11%,較年初下降1.12個百分點,同比下降3.91個百分點,由于重點鋼企采用集團報表,含大量非鋼業務,去杠桿進展相對較慢。
年報業績預告方面,截至11月9日,已有7家鋼鐵行業上市公司披露了2018年年報業績預告,且業績全部預喜。具體來看,重慶鋼鐵、常寶股份、久立特材和沙鋼股份等4家公司預計2018年全年凈利潤實現同比翻番,三鋼閩光、金洲管道、永興特鋼等3家公司2018年全年業績均有望繼續增長。
重慶鋼鐵年報業績表現亮麗,公司預計2018年全年累計凈利潤增長400%以上。業績變動原因:公司2017年的凈利潤為3.20億元。2017年底完成司法重整后,公司巨額債務得到妥善處置,資產質量進一步夯實;充分發揮體制機制優勢,大力推進全面管理變革;產銷規模明顯提升,主要經濟技術指標不斷刷新歷史最好水平,成本管理縱深推進,公司和產品競爭力顯著改善,生產經營步入良性循環。考慮2018年四季度鋼材市場走勢及實施利潤分享計劃和員工持股計劃,預計下一報告期期末的累計凈利潤將增長400%以上,具體數據以公司2018年年度報告披露為準。
對于該股,國元證券表示,重慶鋼鐵成為中國西南地區最具競爭力的鋼鐵企業,未來公司將持續深化改革,圍繞滿產滿銷目標,以市場需求和盈利能力為導向,優化產品結構,持續推進直供直銷直發的營銷策略,從立足川渝進一步輻射云貴區域,全面擴大區域市場的影響力。進一步提升快速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力爭2018年底在西南區域具備較強的成本競爭力,給予“增持”評級。
值得一提的是,社保基金今年三季度持有7只鋼鐵股,合計持股市值為14.89億元。其中,新鋼股份、柳鋼股份、鞍鋼股份、安陽鋼鐵、武進不銹等5只個股成為社保基金三季度新進持有的品種,持股數量分別為2000.00萬股、1879.49萬股、1558.41萬股、441.86萬股、87.04萬股。社保基金在今年三季度并對新興鑄管、南鋼股份等兩只個股進行增持操作,后市投資機會備受機構肯定。
與此同時,在三季度基金前十大重倉持股中,持有鋼鐵股的市值僅占重倉持股市值的0.48%,仍然處于低配狀態。從增持情況來看,基金在三季度重點增持利潤彈性較大的鋼企,從增持股數占流通股比例來看,基金增持比例較大的鋼鐵股分別為三鋼閩光、新鋼股份和韶鋼松山。
對于鋼鐵板塊的后市投資邏輯,海通證券表示,今年第三季度盈利創新高,板塊估值繼續修復。受房地產新開工和政策放松影響,建筑用鋼需求旺盛,螺紋的鋼廠庫存和社會庫存均有下降,而制造業用鋼庫存則一路升高。過去兩個月,螺紋和熱軋板卷價格走勢相反,加之原材料價格上漲,二者噸鋼毛利差距加大,創十年新高,從上述庫存看,預計螺強板弱仍有一定持續性。總體上預計明年春節前供需將基本平衡,盈利在高位盤整,板塊估值有望繼續反彈。推薦低估值、建材類為主的公司,如華菱鋼鐵等。(任小雨)
10:58 | 穩進提質繪新篇 中誠信托2024年報... |
10:46 | 淘寶閃購上線6天:外賣單日訂單量... |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23:48 | 外骨骼機器人“出圈” 上市公司助...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