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角度篩出4只白馬股
和邦生物(603077)
后市有望迎來估值修復機會
和邦生物2017年三季報披露顯示,預計公司2017年全年累計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有較大幅度增長。業績變動原因主要是受益于化工產品銷售價格上漲。
二級市場上,和邦生物新年以來累計上漲5%,最新收盤價為2.1元,是目前兩市2017年年報業績預喜的公司中股價最低的標的。
公司屬于草甘膦龍頭企業,公司雙甘膦項目采用IDAN法,在環保、技術、質量、成本各方面,公司雙甘膦、草甘膦均處于全球行業一流水平。據了解,自2017年12月1日起,草甘膦水劑和草甘膦可溶粉(粒)劑新國標將正式實施。
對此,分析人士指出,目前,農藥出口數額持續維持在高位、常態化環保對供應端的壓制以及原材料成本的顯著上漲形成支撐,草甘膦行業或迎來較長的景氣周期,帶動相關上市公司估值提升,和邦生物是草甘膦龍頭企業,后市有望迎估值修復機會。(任小雨)
凱普生物(300639)
宮頸癌檢測龍頭企業
凱普生物2017年三季報披露顯示,預計公司2017年1月份-12月份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800.00萬元至9500.00萬元,較上年同期相比變動幅度15.65%至24.84%。
凱普生物在2017年11月17日發布的2017年年報高送轉分配預案披露,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人民幣5.00元(含稅),同時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10股。該股盡管2017年11月份中旬打響兩市高送轉頭一槍,成功避開次新股跌勢,股價一路走高,但進入2018年后,股價出現大幅下跌,期間累計跌幅達到25.52%,最新收盤價為59.28元,最新動態市盈率為60.89倍。
凱普生物是宮頸癌檢測的龍頭,普利制藥是排名居前的注射劑出口企業,公司一款產品已進入CFDA優先評審序列。2018年1月4日,CFDA明確表示,針對已通過一致性評價的藥品,后續將與相關部門共同協調落實各項配套政策。機構在2018年行業策略報告中表示,看好2018年創新藥和通過一致性評價仿制藥的相關公司投資機會,凱普生物屬于受益股,后市值得關注。(任小雨)
麗珠集團(000513)
估值有望進一步提升
《證券日報》記者統計發現,在最新動態市盈率低于所屬行業整體市盈率且年報預喜的351只個股中,麗珠集團估值優勢十分明顯且被機構扎堆看好,最新動態市盈率為9.46倍,低于所屬行業整體36.76倍市盈率,該股近30日內機構看好評級家數達到16家。
除估值優勢外,較高的成長性或是機構扎堆看好該股的另一重要原因。公司預計2017年實現凈利潤為432207.17萬元-447517.44萬元。最大同比增幅為470.56%,對于業績大幅增長的原因,公司表示,主要為公司及其子公司轉讓珠海維星實業增加凈利潤約34.98億元。此外,公司各領域業務銷售保持穩定增長,也是營業收入與利潤持續穩定增長的因素之一。
基本面上,公司以醫藥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為主業,產品涵蓋制劑產品、原料藥和中間體及診斷試劑及設備。中投證券表示:公司自主研發的注射用創新藥艾普拉唑鈉獲批上市,業績增長再添新動力,公司估值有望實現進一步提升,給予“強烈推薦”評級。
從二級市場來看,該股表現也十分突出,2018年以來累計上漲13.66%,且在本周二股價創出歷史新高,最新收盤價為75.53元,較機構預測的最高目標價89.65元測算,仍有近20%的上漲空間。(喬川川)
美芝股份(002856)
1月份以來吸金15.37億元
美芝股份2017年三季報披露顯示,預計公司2017年1月份-12月份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909.00萬元至5475.00萬元,業績預告類型為續盈。
二級市場上,美芝股份新年以來累計上漲19.78%,最新收盤價為53.41元,期間累計大單資金凈流入為15.37億元,是目前兩市2017年年報業績預喜的公司中,今年以來資金凈流入最多的標的。
基本面上,公司從事的主要業務為建筑裝飾工程的設計與施工,在公共建筑裝飾市場具有優勢。
有市場人士表示,自2017年11月14日以來,次新股板塊整體調整已超10%。隨著市場風險偏好的回升,調整明顯的次新板塊后市表現值得關注。另外,次新股作為高送轉的主力軍之一,在2017年年報進入披露期的情況下,年報高送轉預期有望成為板塊上行的另一重要催化劑。在上述兩大因素疊加下,具有高送轉或高分紅的潛力的美芝股份或迎短期交易性機會。(任小雨)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23:48 | 外骨骼機器人“出圈” 上市公司助... |
23:48 | 記者觀察 | 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 |
23:48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成績單”出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