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閆立良 見習記者 郭冀川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2月15日,年內共有41家醫藥生物公司登陸A股市場,是近三年來醫藥生物公司年度IPO總數新高。在今年上市的醫藥生物公司中,有7家未盈利公司在科創板上市。
深圳中金華創基金董事長龔濤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納斯達克上市的醫藥生物公司IPO數量也超過70家,創下近五年來醫藥生物公司年度IPO總數新高。醫藥生物公司全球IPO熱潮一方面源于疫情影響下投資者給予這類公司更高的估值,另一方面也是高額研發成本和市場認可讓醫藥生物公司加速資本進程。
龔濤表示:“今年在納斯達克上市的醫藥生物公司大部分是美國本土公司,也有一部分是中概股公司。他們選擇美股上市,有的是因為其業績對賭時上市目的地就是納斯達克,更多的還是看中納斯達克上市更容易。醫藥生物公司本身更容易被海外投資者接受,他們赴美上市可以采取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的方式,把通常需要24-36個月的傳統IPO上市周期,縮短到3至4個月完成。”
納斯達克上市的標準十分靈活,設置了三個難度的市場層級,并且每一個層級都給予了企業虧損上市的可能,大量醫藥生物公司在成長階段往往研發投入高而收益低,一度難以登陸A股市場而不得不選擇海外市場。自去年科創板試行注冊制,為虧損的醫藥生物公司敞開大門,今年創業板也明確了未盈利企業的上市標準,讓更多醫藥生物公司可以選擇A股市場IPO。
第三方研究機構、透鏡公司研究創始人況玉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國內外對醫藥生物公司IPO標準來看,國內科創板和創業板雖然對醫藥生物公司有較大寬容度,但門檻依然較高。比如納斯達克上市標準中,企業可以在盈利、凈資產規模、資產規模、市值規模、運營時間等指標中部分達標,即有機會申請上市,但科創板和創業板主要按照市值和營業收入作為標準。
況玉清說:“還應該看到的是,納斯達克給醫藥生物公司的估值更高,對一些尚未盈利的醫藥生物公司也十分包容,有的公司已經連續七年以上虧損,沒有核心收入,但卻一直通過資本市場融資投入研發,這樣的公司在A股市場上很多投資者是無法忍受的。但一款創新藥從研發到上市周期一般橫跨7到10年,投入往往在10億元左右,醫藥生物公司需要具有強大的融資能力和更寬容的融資環境才能生存。”
況玉清認為,隨著國內從政策層面到資本層面支持醫藥生物公司,會有更多具有創新研發能力的醫藥生物公司選擇A股市場,而國內投資者的成熟以及對醫藥生物公司估值的認可,也讓這類公司在國內擁有更好地成長土壤。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建議繼續放開準入門檻,用更加市場化的上市標準吸引醫藥生物公司,讓投資者分享這類公司的成長價值。
華夏幸福研究院醫療研究員王瑞妍對《證券日報》記者說:“醫藥生物公司具有長遠的發展前景,但投資者也需要清醒地認識到,這類公司也存在較大的市場風險,尤其是研發進展需要緊密關注,一旦研發失敗或是產品的市場不及預期,在較高估值情況下會帶來極大的股價波動,對于這類公司要以投資眼光去研判而不是投機股價。”
(編輯 喬川川)
13:54 | 發力超薄手機市場再度升級AI技術 ... |
13:49 |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保險機構適... |
13:33 | 北京京東叁佰陸拾度電子商務有限公... |
13:32 | 天貓618今晚8點開啟預售 人人可領... |
13:13 | 10分鐘后突然拉升!601908,6天3板... |
12:17 | 招商信諾累計設立保險金信托10003... |
11:49 | 華銳精密攜拳頭產品開拓巴西市場 |
10:52 | 旭輝控股境外重組進入最關鍵階段 ... |
10:51 | 上聲電子擬發行可轉債募資3.3億元 ... |
01:22 | 應用場景不斷拓展 人形機器人產業... |
01:22 | 沈陽化工:打造更具競爭力的高端產... |
01:22 | 弘元綠能:優化資產結構 發揮全產...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