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據中金所7月28日消息,當日中金所發布了2023年中長期資金風險管理計劃(簡稱“長風計劃”),該計劃自2023年8月1日起正式實施,旨在凝聚市場各方合力,提升機構投資者尤其是中長期資金參與金融期貨市場質量,進一步拓展金融期貨服務國家戰略和實體經濟的廣度和深度。
中金所表示,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更好發揮“壓艙石”和“穩定器”的重要作用,是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健全資本市場功能,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作為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金融期貨市場始終將服務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作為必須擔當的政治使命,始終堅持在黨和國家描繪的戰略藍圖中謀劃推動市場創新發展。金融期貨可以為中長期資金提供精細化、低成本、高效率的風險管理工具,充分發揮其市場功能是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重要保障,有助于加快資本市場投資端改革,活躍資本市場。
近年來,各類機構投資者穩步參與金融期貨市場,市場機構化、專業化特征逐步顯現。機構成交持倉持續增長,目前,機構已成為市場的主要參與者,有效提升了市場的穩定性。但客觀來看,市場參與者結構尚待進一步優化,中長期資金類機構運用金融期貨進行風險管理的意識不足,相較于現貨資產配置規模金融期貨運用程度不夠等問題仍然存在。為進一步提升中長期資金參與廣度與深度,中金所在充分調研和聽取市場意見的基礎上,制定并實施“長風計劃”,通過打好會員和機構賦能的“組合拳”,探索形成服務中長期資金的聯動協同模式,促進中長期資金不斷深化參與,服務全面注冊制改革走穩走深走實。
據中金所介紹,“長風計劃”由“會員賦能”和“機構儲能”兩個項目組成。“會員賦能”項目通過培育、技術、資源等一攬子賦能措施,支持會員等中介機構服務中長期資金參與金融期貨市場,提升機構風險管理能力,促進樹立期現一體的投資理念。其中,培育賦能以交易所現有機構服務品牌、培訓項目為支撐,充分發揮各方合力,建立多維度、立體化的機構投資者培育體系;技術賦能以中金所提供的“金期通”機構服務平臺為抓手,構建機構服務數字化通道,助力會員提升機構服務能力;資源賦能通過針對性舉措對會員開發與服務機構投資者進行激勵支持。“機構儲能”項目則通過篩選建設一批金融期貨風險管理實踐基地,樹立典型機構,挖掘典型案例,發揮各類代表性市場機構的示范引領及橋梁紐帶作用,為全行業加強風險管理樹立典范。
中金所表示,將在證監會的堅強領導下,切實做好各類機構投資者尤其是中長期資金入市推動與服務工作,不斷提升市場滿意度和中長期資金參與質量,發揮好金融期貨助力提高資本市場活力和韌性的重要作用,以金融期貨市場的高質量發展成效服務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建設。
(編輯 李波)
20:18 | 中國人民銀行、科技部、金融監管總... |
20:18 | 畢馬威中國發布《報告》:從“大灣... |
20:16 | 廣州資本市場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 |
20:10 | 金融監管總局黨委書記、局長李云澤... |
20:09 | 最高檢副檢察長苗生明:持續加大重... |
20:09 | 吉林證監局:踐行金融為民理念 筑... |
20:08 | 中證投服中心公益律師、北京天元律... |
20:08 | 瑞可達多賽道布局提速 創新驅動高... |
20:08 | 道通科技2024年度權益分派實施完畢... |
20:06 | 綜合毛利率19.1%創歷史最高 極氪科... |
19:52 | “算力上星”實現突破 產業鏈上市... |
19:52 | 深圳證監局:讓投資者保護“看得見...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