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萬億規模的大行業,高舉高質量發展大旗。
4月26日,證監會發布《關于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意見》共五大方面16條內容,直指支持符合條件的機構“走出去”、積極推動創新產品發展,加快構建行業新發展格局等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義。
《意見》要點
•支持差異化發展
•切實提升治理水平
•壯大公募基金管理人隊伍
•穩步推進高水平開放
•強化長效激勵約束機制
•著力提升投研核心能力
•持續強化合規風控能力
•積極鼓勵產品及業務守正創新
•突出厚植行業文化理念
•著力提高投資者獲得感
•不斷強化行業合力
•提高中長期資金占比
•積極踐行社會責任
•強化行業基礎設施建設
•加快推進監管轉型
•持續提升監管效能
培育專業資產管理機構
支持差異化發展
近年來,公募基金行業規模快速增長,服務居民財富管理的功能正進一步顯現。截至2022年3月末,我國公募基金行業有152家公募基金管理人,包括138家基金公司和14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資格的資管機構,合計管理規模超32萬億元。為進一步發揮公募基金在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穩定中的作用,需要積極培育專業的資產管理機構。
《意見》提出,要支持差異化發展,促進形成綜合性大型財富管理機構與特色化專業資產管理機構協同發展、良性競爭的行業生態。引導頭部機構切實發揮引領表率作用,堅持長期主義。支持公募主業突出、合規運營穩健、專業能力適配的基金管理公司設立子公司,專門從事公募REITs、股權投資、基金投資顧問、養老金融服務等業務,提升綜合財富管理能力。研究進一步優化基金管理公司交易模式,公募基金后臺運營業務外包由試點轉常規,支持中小基金管理公司降本增效,聚力提升投研能力。
業內人士認為,基金公司應專業化發展,走特色化、差異化發展道路,立足自身所長不斷豐富產品類型,減少同質化競爭造成的資源浪費,優化資源配置,形成發展合力。要構建領先的投資能力,重點需要持續精進風格化、專業化的投資能力,促進產品風格的多元穩定;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打造公司平臺與優秀人才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堅持中長期業績導向,力爭為投資者創造長期、穩定、可持續的回報。
此外,《意見》明確壯大公募基金管理人隊伍,積極推進商業銀行、保險機構、證券公司等優質金融機構依法設立基金管理公司。調整優化公募基金牌照制度,適度放寬同一主體下公募牌照數量限制,支持證券資管子公司、保險資管公司、銀行理財子公司等專業資產管理機構依法申請公募基金牌照,從事公募基金管理業務。
高水平穩步開放
全行業守正創新
《意見》明確提出,穩步推進高水平開放。支持對中國資本市場具有長期投資意愿的優質境外金融機構設立基金管理公司或擴大持股比例,鼓勵行業積極借鑒境外先進資產管理經驗和有益業務模式。支持符合條件的基金管理公司“走出去”,依法設立境外子公司,提升服務境外投資者及全球資產配置的能力。
近年來,國內資產管理行業正在形成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良性發展氛圍。
在優質境外金融機構走進來方面,日前,富達國際亞太區(日本除外)董事總經理馬瑞杰(RajeevMittal)表示,中國是富達國際的長期重點市場之一。希望將富達長期以來在全球范圍內打磨的理念以及投研能力帶到中國,參與到中國資管市場中,為投資者帶來解決方案。富達國際的長期目標是在中國打造并建立成熟全面的資產管理和養老金管理業務,基于在全球其他市場的一致運營方式,為中國更廣泛的投資者群體提供服務。
資產管理機構走出去的步伐,同樣大步流星。日前,公募香港子公司添丁。證監會官網信息顯示,睿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關于設立境外子公司的申請獲得批復。金融對外開放背景下,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超過20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在香港設立子公司。
分析人士表示,隨著內地和香港互聯互通機制的實施,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的逐漸開通,基金公司香港子公司迎來了發展機遇。內地金融機構“走出去”對于經營管理水平、在全球市場的表現和認知程度,以及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等均提出更高的要求。公募香港子公司需要結合自身優勢,采取適合的發展道路,持續構建核心競爭力才能獲得長期發展。
《意見》提出,產品及業務守正創新。鼓勵基金管理人以滿足居民財富管理需求為出發點,以風險可測可控、投資者有效保護為前提,加大產品和業務創新力度,切實提高公募基金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以ETF基金為例,4月15日,首批跟蹤投資科創信息指數基金獲得證監會批復,將為投資者科技類資產配置與財富管理提供有力工具。投資者可借道基金產品投資下一代信息網絡、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熱門賽道,捕捉硬科技領域的投資機會。
嘉實基金認為,目前中國正處在新一輪科技周期之中。科技創新被列入國家戰略性地位,已成為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以5G、人工智能、云計算、半導體、物聯網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將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其中,國內最優質的科技創新企業正持續在科創板匯集。
此外,近期,公募REITs產品也是萬眾矚目。2022年首單公募REIT——華夏中國交建REIT最終配售比例刷新了公募基金產品配售比例的歷史最低紀錄。
日前,滬深交易所發布《公開募集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REITs)業務指引第3號——新購入基礎設施項目》(征求意見稿),明確了三種擴募方式以及相關安排等,引發市場關注。滬深交易所強調,擴募機制是REITs產品的重要特性,是市場建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中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相關人士認為,存量REITs擴募并不斷吸收優質資產可以實現多方共贏。
加強投資者保護
優化行業生態
隨著權益類基金的大爆發,作為專業的機構投資者,公募基金行業為廣大基金投資者帶來長期良好的投資回報,在投資者實現財富增值和引導社會資源配置方面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真正承擔起普惠金融的責任和使命。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3月底,公募基金投資者人數達5.41億,權益類基金投資者人數1.85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各類養老金資產近4萬億元,養老金投資管理市場份額超50%。1998年以來公募基金累計分紅3.96萬億元,近三個會計年度公募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17.19%。公募基金財富管理功能進一步顯現。
多位基金人士表示,近年來基金行業在普惠金融方面的發展成果,離不開市場本身的良好發展勢頭,也離不開資本市場的改革創新和監管機構的各項改革舉措。不過,當前“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的現象仍然存在,反映著背后“重首發、輕持營”、“重承攬、輕履職”等問題。這也為公募基金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意見》明確提出,突出厚植行業文化理念,不斷強化行業合力。公募基金應摒棄急功近利、拜金主義等不良文化現象,切實摒棄短期導向、規模情結、排名喜好,堅決糾正基金經理明星化、產品營銷娛樂化、基民投資粉絲化等不良風氣,做好投資研究、傭金分配、銷售宣傳等重點環節的廉潔風險防控工作。壓實基金托管人共同受托責任,著力扭轉“重承攬、輕履職”、低費率低質量無序競爭等現象,推動基金托管人實現運營能力與監督履職同提升。
《意見》提出,著力提高投資者獲得感。基金管理人與基金銷售機構應當牢固樹立以投資者利益為核心的營銷理念,強化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踐行“逆向銷售”,積極拓展持續營銷,創新投資者陪伴方式,加大投資者保護力度。有序發展基金投顧業務,逐步扭轉“重投輕顧”展業傾向,提升投資者“精準畫像”能力,著力發揮顧問引導作用。全面強化投資者教育工作,科學搭建投教工作評估體系。進一步發揮基金評價機構評價引領作用,引導投資者關注長期投資業績、價值投資、理性投資,避免“盲目跟風追熱點”。
21:51 | 中源協和:5月20日將召開2024年年... |
21:51 | 中公教育:5月20日將召開2024年度... |
21:51 | 中安科:第十二屆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1 | 中安科:第十二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1 | 智光電氣: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1 | 浙江東日:第九屆監事會第二十九次... |
21:51 | 浙江東日:第九屆董事會第四十次會... |
21:51 | 招標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1 | 云南能投:監事會2025年第五次臨時... |
21:51 | 云南能投:董事會2025年第五次臨時... |
21:51 | 遠光軟件:2024年年度股東會決議公... |
21:51 | 遠程股份:第五屆董事會第十九次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