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2月18日,中國中鐵在上證e互動平臺回應投資者呼吁“積極加大現金分紅比例”時表示,“公司利潤分配比例持續穩步提升,分配基數不斷增大,由2013年度15%的分紅比率逐步提升至2020年度的17.5%,分紅總額由14.06億元增長至44.23億元,上市至今已累計分紅約257.75億元。”
上市公司2021年年報披露帷幕拉開,分紅計劃成為市場關注熱點之一,投資者通過互動平臺紛紛喊話上市公司加大分紅力度。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截至2月18日記者發稿,A股有12家上市公司發布2021年年報,其中7家公布分紅預案,計劃現金分紅金額合計9.04億元。
超880條投資者提問
指向上市公司分紅
《證券日報》記者據滬深交易所互動平臺梳理,截至2月18日,今年以來,互動平臺上關于分紅的問答已經有880多條。
據記者梳理,上述7家披露年報分紅計劃的公司中,4家現金分紅比例超過30%,其中,沃華醫藥現金分紅比例最高,為91.85%。從股息率來看,以2月18日收盤價計算,沃華醫藥股息率亦最高,為3.78%。
除了沃華醫藥,近日格力電器披露的2021年中期大手筆分紅計劃亦引起市場關注。公司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2021年中期利潤分配預案》,擬向全體股東“10派10元”,共計派發現金股利55.37億元。此次分紅總額約占格力電器2021年上半年凈利潤的70%。
“A股大比例分紅不是今年獨有而是近幾年的一個重要市場變化,上市公司采取大比例現金分紅強調了上市公司對股東利益的尊重,同時也是上市公司自身實力的體現。”談及上市公司高比例分紅,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現金分紅一定程度上說明上市公司現金流健康,自身財務狀況良好,財報可信度更高。
“上市公司大手筆分紅,一方面與相關企業的經營業績有關,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上市公司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重視中小投資者權益的良好趨勢,這也是我國資本市場朝著高質量方向發展的一個微觀縮影。”中國銀行研究院博士后汪惠青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對于高比例分紅,投資者仍需要理性看待。“愿意拿出大額現金進行分紅的公司所處行業一般都已進入成熟期,很多公司對業務擴張再投資的需求較少,手上不需要持有大量現金。成熟期的企業業務穩定,業績增長速率不會像成長期企業那么高,投資者應當對此類企業有一個合理的認知。”陳靂表示。
“對投資者而言,既要看到分紅的表象,更要以企業的穩定性和成長性作為重要的投資參考依據。特別是中小投資者,需要積極提高專業投資素養和投資水平,樹立價值投資理念,減少非理性行為。”汪惠青表示。
53家公司發布
未來三年回報股東規劃
近年來,隨著監管鼓勵和引導,上市公司分紅越來越規范,分紅積極性提升。記者據上市公司公告梳理,截至2月18日,今年以來,53家上市公司發布2022年至2024年的三年股東分紅回報規劃。
“分紅是上市公司回報股東的重要方式,也是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重要體現。在現金流充足的情況下,上市公司進行適當的分紅能夠樹立良好的公司形象。”汪惠青表示,另外,上市公司及時回報廣大中小投資者,向市場釋放經營預期穩定的積極信號,也有利于促進資本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展望今年上市公司分紅特點,陳靂認為,預計今年傳統制造業進行分紅的上市公司仍將偏多。一方面,此類企業行業較為成熟,偏向于進行分紅而非再投資;另外一方面,去年海外疫情嚴重,而隨著國內疫情控制良好,制造業開工未受影響,對外出口去年有著較大的增長。這部分企業在獲取超額利潤之后也會考慮進行分紅。
汪惠青表示,在監管機構鼓勵和引導的大環境下,上市公司分紅的意識整體增強,經營業績保持穩健增長的企業,今年實施分紅的積極性還將延續。
(編輯 孫倩)
20:06 | 徐工機械:已組建專項支持團隊參與... |
20:05 | 湘電股份3X50Mvar調相機在國家能源... |
20:05 | 遠大醫藥核藥亮相ASCO及APPLE年會 ... |
20:04 | 首車國家能源集團綠氫進京交付 實... |
20:04 | 明泰鋁業布局新能源電池業務 |
20:04 | “AI+會計行業高質量發展”主題論... |
20:01 | 中科曙光與海光信息宣布戰略重組 |
19:57 | 中聯上市公司價值100榜單發布 上市... |
19:37 | 奕瑞科技擬通過子公司投資不超過18... |
19:37 | 成都三宗宅地10.11億元成交 均為民... |
19:37 | 具身智能加速落地 滬市公司高強度... |
19:16 | 中科環保收購晉州市生活垃圾焚燒發...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