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公司信用類債券市場蓬勃發展,對實體經濟的支持能力日益增強。新發展格局下,債券市場也被賦予了新的使命。上海證券報記者獲悉,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證監會原副主席劉新華今年將繼續關注債券市場發展問題,他建議由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牽頭起草《公司債券管理條例》,統一監管標準、細化監管要求、完善法律責任,為債市健康穩定發展提供法制保障。
另據記者了解,劉新華還準備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提交關于盡快修訂基金法、盡快修訂公司法的建議。
劉新華提出,公司信用類債券是企業直接融資的重要渠道。截至去年底,公司信用類債券的存量規模已達到28.9萬億元。但長期以來,我國債券市場存在多頭監管、市場割裂等問題,這對公司信用類債券市場進一步發展形成了制約。為此,他建議制定《公司債券管理條例》。
在劉新華看來,制定《公司債券管理條例》是統一債券市場監管標準的必然要求。制定該條例,有助于將現行的公司債券、企業債券、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等各類具有還本付息性質的有價證券,統一納入“公司債券”進行規范,實現立法體系的統一。依托該條例,可以逐步完善監管體系和配套規則,實現債券市場監管體系、監管規則體系、托管結算體系統一。
具體而言,劉新華提出,統一債券市場監管體系,要明確核心監管機構及輔助監管機構,由核心監管機構統一牽頭,實施債券市場監管,解決多頭監管的問題;統一債券監管規則體系,要出臺適用于各個債券市場的統一監管規則,對債券發行、交易等各環節實施統一監管;統一債券交易、托管及結算體系,要實現交易所市場和銀行間市場的互聯互通,提升債券市場效率和全市場的監測能力。
他還表示,制定《公司債券管理條例》是防范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必然要求。2018年以來,債券市場違約事件時有發生。過去三年,公司信用類債券違約金額相較2017年顯著增長。可以預見,債券違約可能會成為債券市場的常態化現象,若違約事件造成債市混亂,則容易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
“目前涉及公司債券的法律規定均側重于發行管制,立法層面尚未建立科學有效的債券違約處置制度和違法追責制度。由于缺乏集體行動機制和靈活處置機制,債券違約發生后,持有人只能依照民法的一般規定主張違約救濟。”劉新華向記者表示,出于維護金融穩定的現實需要,也應盡快制定《公司債券管理條例》,統一基礎法律適用。
劉新華還強調,制定《公司債券管理條例》是落實新證券法,嚴厲打擊債券市場違法行為的必然要求。新證券法進一步豐富了公司債券的有關規定,但整體監管邏輯仍以股票為主,難以完全兼顧債券市場特點,相關條款也較為原則,需要下位法作出補充完善。
17:09 | 尤洛卡:公司持續關注前沿技術的創... |
17:09 | 銀之杰:公司是華為云經銷商合作伙... |
17:09 | 銀之杰:不存在可能觸發退市及其他... |
17:09 | 益生股份:6月父母代種雞報價為50... |
17:09 | 奕東電子:截至2025年5月9日公司股... |
17:09 | 揚帆新材:截至4月30日股東總人數... |
17:09 | 鹽湖股份:公司將根據法律法規及時... |
17:09 | 亞香股份:公司產品定價策略會綜合... |
17:09 | 亞廈股份:截至5月9日股東總戶數為... |
17:09 | 興化股份:積極探索基礎產品下游產... |
17:09 | 新興鑄管:公司不斷加大鑄管產品市... |
17:09 | 沃頓科技:中美貿易環境變化對公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