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侯捷寧
為促進債券市場信用評級業務的規范健康發展,充分發揮信用評級的風險揭示作用,5月28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簡稱“證券業協會”)和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簡稱“交易商協會”)就2020年第一季度債券市場10家評級機構的市場表現、業務發展及自律管理、合規情況進行了通報和總結。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存續的公司信用類債券公開發行主體共計3708家,同比增加91家。從主體級別分布看,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公司債和企業債發行人AA級占比分別為31.52%、27.48%和58.35%;AA+級及以上發行人占比分別為66.73%、60.84%和29.79%,同比分別上升2.33個百分點、3.22個百分點和0.81個百分點。
通報指出,一季度,評級機構共對33家發行人進行了評級調整,同比減少5.71%;占總存續家數的0.89%,同比下降0.08個百分點。正面調整14家,同比增加16.67%;負面調整19家,同比減少17.39%。分機構來看,大公國際和上海新世紀的正面調整家數最多,各有6家,分別占其存續家數的1.24%和0.96%;中誠信國際和中證鵬元的負面調整家數最多,分別有6家和5家,占各自存續家數的0.49%和0.71%。
一季度,正負面級別調整共42次,單獨的展望下調為2次。級別上調共15次,涉及發行人14家;原級別集中在AA級,占上調次數的60.00%。級別下調27次,涉及發行人19家;原級別涉及BB到AA+,其中原AA級的發行人家數最多,占比42.11%。從下調幅度看,有10家發行人的主體評級被下調3個及以上子級,占比52.63%,其中中誠信國際和中證鵬元各有3家,中誠信證評和聯合評級各有2家,大公國際和聯合資信各有1家。
通報顯示,一季度新增4家違約企業,分機構來看,大公國際、東方金誠、聯合評級、中誠信國際、中誠信證評和中證鵬元各1家;分市場看,公司債有3家,債務融資工具有2家。從跟蹤評級及時性來看,違約前6個月評級有負面調整的有2家;4家企業違約前1個月均未有評級負面調整。從級別變動幅度看,大公國際對1家企業一次性下調17個子級。
(編輯 李波)
13:25 | 智度股份2025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為... |
13:20 | 靈均投資試水AI應用 探索名片場景... |
11:57 | “軍工”行情點燃!302132,成交額... |
11:53 | 甘肅證監局扎實推進常態化走訪 助... |
00:09 | 電競賽事持續火熱 產業鏈加速破圈 |
00:09 | 4月份乘用車市場零售同比增長14.5%... |
00:09 | 控股股東積極包攬定增 助推上市公... |
00:09 | 技術驅動、政策引領、市場響應 換... |
00:09 | 股權信托新規落地首月:三單創新項... |
00:09 | 創新藥賽道景氣度有望延續——專訪... |
00:09 | 在小紅書“種草”:銀行定義零售業... |
00:09 | 上市公司一季報展現經濟勇毅前行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