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姚堯
進入二季度,機構調研熱情也隨之高漲。同花順數據顯示,今年4月1日至5月12日,A股市場總計有1152家上市公司接待了包括基金公司、證券公司、陽光私募、保險公司、海外機構、QFII等各類型機構調研,較去年同期(2022年4月1日至5月12日)1010家上市公司接待機構調研增長了14.06%。而在這1152家公司中,227家公司期間累計接待參與調研的機構家數達到或者超過了100家。
廣州市萬隆證券咨詢顧問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員吳啟宏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二季度獲機構調研的公司數量明顯增長,主要是因為我國今年經濟復蘇,上市公司一季度業績也總體提升,機構近期頻繁調研主要是為下一步布局做準備。”
具體來看,上述227家公司中,怡合達、開立醫療、華測檢測、圣邦股份、德賽西威、埃斯頓、安井食品等期間獲得500家以上機構聯合調研。怡合達近期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顯示,公司今年4月1日以來共受到714家機構密集調研,包括匯添富基金、天弘基金等基金公司,以及中信證券等券商;開立醫療近期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顯示,公司今年4月1日以來共受到661家機構調研,包括華夏基金、南方基金等基金公司,以及方正證券、光大證券等券商。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今年結構性行情比較突出,機構投資者希望通過調研尋找更多機會。從目前的數據看,獲得機構調研的主要還是景氣度較高的方向。”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上述227只個股中,績優股占比較高,其中149家公司2023年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占比65.64%。而朗姿股份、英威騰、巴比食品、中科江南2023年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幅更是均超1000%。
從市場表現角度看,今年4月1日至5月12日,上述227家公司中有70只個股股價期間實現上漲。其中,果麥文化、祥生醫療、劍橋科技累計漲幅超50%。
基本面良好的上市公司往往會獲得機構青睞,上述227家公司就得到機構的扎堆持倉。根據上市公司披露的2023年一季度業績報告,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共有130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出現社保基金、養老基金、險資和QFII身影,占比57.27%。
從所屬行業來看,上述1152家獲得機構調研的公司涉及31類申萬一級行業。其中,醫藥生物、機械設備、電子等三大行業的上市公司數量最多,分別為162家、121家和111家。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表示,“醫藥生物行業方面,隨著國內醫療保障體系不斷健全和廣大群眾對身體健康更加重視,以及老齡化程度加深,2023年我國在公共衛生領域的支出預計仍將維持高位,建議投資者關注醫療器械、創新藥、新冠治療藥等板塊;機械設備行業內存在大量‘專精特新’企業,他們通過差異化競爭,彌補傳統制造業劣勢,具備較強的技術優勢與成長空間,建議關注高端制造方向;電子行業,半導體國產化進程穩步推進,疊加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帶來的市場需求,預計半導體行業將保持高速發展。”
15:52 | 凱美特氣兩大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 |
15:51 | 貓眼研究院發布《2025五一檔數據洞... |
15:50 | 國壽投資發布2024年可持續發展(ES... |
15:26 | 江南布衣“源于雪域 絨于自然”探... |
15:10 | 普洛斯中國一季度運營穩健 |
14:25 | 斯凱奇宣布同意被3G資本收購 預計... |
14:20 | 年營收首破千億元 四川長虹加速AI... |
11:40 | “7天5板”牛股突發利空,開盤跌停... |
10:58 | 穩進提質繪新篇 中誠信托2024年報... |
10:46 | 淘寶閃購上線6天:外賣單日訂單量... |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