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量采購”新一輪中標結果出爐,醫藥板塊連續下跌。在私募人士看來,“帶量采購”帶來藥品市場巨變,但不影響醫藥板塊的投資價值,創新藥、醫療器械以及醫療服務三大細分行業仍被普遍看好。
9月25日,上海陽光醫藥網公布了《聯盟地區藥品集中采購擬中選結果公示》,不少品種價格在首輪“4+7”基礎上再創新低,競價降幅近六成。
實際上,在9月24日中標結果流出之后,市場就已經做出反應,部分醫藥個股尾盤閃崩,而有望入圍的藥企股價則出現上揚。
市場的強烈反應延續到了昨日,中信一級行業醫藥指數下跌1.21%,部分個股也延續了上一個交易日的跌勢。
多位私募人士表示,藥品價格的“跳水”幅度超出預期。藥企中標結果直接影響市場份額,未來藥品市場將迎巨變。不過,私募人士也強調,集采政策只是讓醫藥板塊的投資結構發生變化,醫藥股當前出現短期調整,未來投資價值依然值得看好。
從容投資基金經理羅凌認為,只有創新才是藥企的最終出路,各種社會資源,包括醫保資金、資本市場的資金等都在向創新藥傾斜。實際上,醫藥行業的投資邏輯從去年12月“4+7”帶量采購第一次中標結果出爐后就已經開始改變,這次擴圍中標結果出來只是再一次強化了這種邏輯。
泰旸資產研究總監鐘崢嶸表示,帶量采購是醫保支付改革的重要一環,本質上是要擠壓仿制藥的價格水分。但集采政策不會導致醫藥行業的投資價值下降,只是讓投資結構發生調整。
樸信投資表示,藥品價格的下降是行業的客觀規律,帶量采購將會加速行業落后產能的出清,但不會影響醫藥行業的投資價值和投資邏輯。
實際上,今年以來,醫藥板塊表現出了不俗的防御性,截至9月25日的漲幅達到33.66%。對于未來走勢,私募普遍看好創新藥、醫療器械以及醫療服務的長期投資機會。
羅凌稱,仿制藥大幅降價實際上是為了給醫保支付創新藥、專利藥騰空間,具備持續研發和銷售能力的創新藥公司,其產業鏈上的公司,如CRO、CMO等均將受益。未來看好醫療服務、創新醫療器械、創新藥三大細分行業。
鐘崢嶸表示,目前醫保基金收入大約1.8萬億,預計未來8~10年還將維持6%左右的復合增長,醫保的支付能力在持續提升,看好創新藥、醫療器械以及醫療服務的長期投資機會。
樸信投資表示,帶量采購對于單品依賴、品種老化、后續產品管線較為薄弱的企業是長期利空,對具有成本優勢、產品線豐富、研發實力強的企業則是利好,有望分享行業穩定增長的紅利。看好醫療服務、連鎖藥店、醫療器械、血制品等細分行業,依靠技術進步,這些行業將在自身發展規律和政策變化共同影響下開始一場利益格局重構。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