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李曼寧
5月17日,A股市場分化,主要指數飄紅,但以ST股為代表的小市值公司全面暴跌。其中,110余只ST股跌停,占據跌停公司數的八成。
ST板塊遭遇重挫的原因涉及多個方面。一是,自5月17日起,深交所風險警示股票和退市整理股票將在新設立的風險警示板進行交易,風險警示板的運行將對投資者進行適當性管理等。二是,自年報季后,ST板塊“摘星脫帽行情”已有一段時間,部分公司存在過度炒作的現象,該板塊本身即具備調整需求。此外,ST板塊的暴跌與“葉飛事件”衍生的監管趨嚴預期不無關聯。連日來,葉飛爆料上市公司“坐莊內幕”事件持續升級。5月16日,證監會對相關賬戶涉嫌操縱中源家居、利通電子等股票價格立案調查。同時,監管已向相關公司下達監管函件。
可以預期,在“零容忍”的監管基調下,后續監管層將進一步加大市場監管力度,嚴厲打擊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偽市值管理”及其他違法違規行為。
總體看,涉事公司基本為小市值公司,經營業績欠佳。因此,該事件持續發酵容易引發連鎖反應,波及其他小市值公司。實際上,市場走勢已反映出此類避險情緒。5月17日超百股跌停,141家滬深跌停公司中,小市值公司為絕對主角,僅2家市值超過百億。
從過往經驗看,小市值公司中,由于ST股股價偏低,流通市值相對較小,炒作空間較大,更加成為各路資金從事“偽市值管理”的重要標的。加之,此前年報季后市場資金對部分ST股摘帽預期的炒作面臨降溫,因此,ST板塊接下來可能會明顯承壓。
在上述利空因素作用下,對于基本面較差、退市風險較大的ST公司,市場炒作資金可能“炒不動”了。只有修煉基本面、著力改善業績預期的ST股才會走出來,而那些偏離主業、蹭熱點追概念,甚至于專事投機、做局、控盤的ST股將面臨強力政策監管。
總之,ST板塊有望逐步回歸基本面,且內部進一步分化洗牌,優勝劣汰步伐加快。對于上市公司來說,應放棄投機取巧,不應過分關注市值管理,而是應努力提升公司經營管理水平。與此同時,“葉飛事件”亦提醒投資者,回到價值投資主線上,若不明就里跟風某只股票、某個概念,便可能成為莊家抽身離場的“接盤俠”。
11:49 | 華銳精密攜拳頭產品開拓巴西市場 |
10:52 | 旭輝控股境外重組進入最關鍵階段 ... |
10:51 | 上聲電子擬發行可轉債募資3.3億元 ... |
01:22 | 應用場景不斷拓展 人形機器人產業... |
01:22 | 沈陽化工:打造更具競爭力的高端產... |
01:22 | 弘元綠能:優化資產結構 發揮全產... |
01:22 | 江蘇索普:聚焦醋酸產業鏈延伸與新... |
01:22 | 達嘉維康專業藥房優勢凸顯 再生醫... |
01:22 | 多地發布汽車置換更新補貼政策 車... |
01:22 | 蘋果手機再降價 能否挽救在華銷量... |
01:22 | 寧德時代擬5月20日在港上市 最高發... |
01:22 | 固態電池量產節奏加快 上市公司密...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