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寧
近日,東證期貨黨委書記、董事長盧大印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期貨行業對外開放可用三個詞形容:基礎扎實、步伐加快、初見成效。
盧大印介紹說,“基礎扎實”主要是指行業出臺了一系列有關跨境交易的法律法規,尤其去年頒布的《期貨和衍生品法》,從立法的角度強化了跨境監管,不僅有助于期貨市場更好地“引進來”和“走出去”,對于在境外設有子公司的期貨公司來說,在開展境外業務時更有監管保障,可以有效促進跨境業務的開展,推進全球化進程。
此外,“步伐加快”主要體現在對國際化交易品種的不斷探索,例如自2018年以來,我國期貨市場先后在23個期貨期權品種上成功引入境外交易者,公司目前就實現了境外客戶國際化品種基本全覆蓋。同時,期貨經營機構加快速度走出國門。
最后,“初見成效”可從取得的成績看出,例如銅、PTA等重要品種價格已成為全球現貨貿易定價基準,“中國價格”影響力顯著提升。
在“走出去”方面,期貨公司“出海”成效顯著。在盧大印看來,目前期貨公司“出海”是勢在必行,但找準定位、謀求發展仍是需要解決的難題。以東證期貨新加坡子公司為例,其定位是“強銷中國,橫銷國際”,盡管目前受限于國內相關法律法規政策,難以利用母公司境內客戶的資源拓展境外業務,需要把握新加坡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不斷開拓國際版圖,自給自足,但隨著《期貨和衍生品法》的頒布,對境外業務有了新的布局,帶來了新機遇,打破境內外業務營銷的桎梏,能有效發揮境外子公司橋梁的作用,雙向帶動,促進期貨公司實現“走出去”“引進來”。
盧大印表示,當前行業在“引進來”方面,目前呈現幾方面特點:一是境外交易者類型逐漸豐富,從最初的產業,到對沖基金、資管等,市場整體的交易量穩步放量。二是境外交易者進入中國的路徑更多樣化,可以通過QFI、國際化品種、WFOE PFM等方式參與境內市場進行交易。三是投資者范圍擴大,隨著QFI降低投資者申請門檻,更多對沖基金、自營交易商獲批并加入活躍在中國衍生品市場中。
同時,在“引進來”上,未來也有很多期待,例如希望加快研發上市國際化新品種,推進更多品種引入境外交易者,提升大宗商品國際定價權;希望進一步完善QFII交易期貨衍生品有關稅收安排;希望各大交易所推出更多鼓勵境外投資者參與交易的獎勵機制。
對于公司布局和未來重點發力,盧大印介紹說,新加坡子公司未來的發展重點還是聚焦海外,發揮金融科技的優勢,打造差異化核心競爭力。
(編輯 張薌逸)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