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寧
今年以來,國內大宗商品同步經歷了一輪沖高震蕩之勢。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強調:“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抓好秋糧生產,確保口糧安全,穩定生豬生產。”
多位專家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當前大宗商品價格快速上漲階段或已結束,目前已經見頂;但同時,大宗商品的生產供應限制或對供給端有所沖擊,供需缺口維持時間會延長,不過并不會產生供需失衡之勢,尤其是對大宗商品龍頭品種生豬的供應來說,當前生豬存欄量仍在提升,加之進口和凍品庫存的補充,下半年供應能得到保障。
商品價格將理性回歸合理區間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近期,大宗商品價格整體仍處高位,其中,有色金屬更為明顯。7月份,布倫特原油期價月度漲幅近3%,南華工業品指數環比漲3.3%。不過,多位分析人士認為,當前大宗商品價格快速上漲階段或已結束,臨近高點。
五礦期貨有色分析師吳坤金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自5月中旬以來,政策面在不斷給大宗商品“降溫”,可以看到,大宗商品價格已有見頂之勢,且很快將回歸到更加均衡的區間。同時,從產業角度看,供需缺口維持時間會更長,大宗商品價格高位盤整時間也會更長。
徽商期貨農產品部負責人張應鋼則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自6月份,國家精準調控下,大宗商品價格已有所降溫,尤其是在工業品方面,以鐵礦石和動力煤等為主的期價應聲走低。后市來看,在高價格、高利潤驅動下,部分大宗商品供應隨時間推移會逐漸恢復,供需缺口預計將會收窄,預計下半年大宗商品價格或大概率處于高位震蕩中,出現大幅調整的可能性不大。
有分析人士表示,今年作為“碳達峰、碳中和”開局之年,部分高排放產業的供應會面臨持續擾動,在需求不出現系統性下降風險前提下,部分工業品價格會維持在較高位震蕩,可以把握近期充分調整之后的逢低吸納機會。
大有期貨投研中心經理助理黃科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雖然近期煤炭行業出臺了多個保供增產措施,但政策實際效果還有待觀察,而由于下游庫存水平低位,其補庫剛需將支撐煤價表現,階段回調后仍有可能上行,首推資源稀缺性強、內外供應較為乏力的焦煤。
吳坤金也表示,黑色系品種所在的產業鏈屬于碳排大戶,具備明顯的高耗能和高排放特征,預計在政策壓力下,淘汰落后產能難免會帶來階段性供應緊張,這對黑色品種價格上漲有推動作用,尤其是在三季度需求旺季后,會存在供需缺口加大可能。
生豬價格不具備大漲基礎
吳坤金認為,6月底豬肉價格出現階段性反彈,豬糧比一度進入一級預警,不過,供需基本面尚未出現根本性轉變,豬肉價格不具備大幅上漲的基礎。
大有期貨農產品研究員歐航棋告訴記者,7月份以來,國家多次表示要保障生豬產業的養殖和生產,下半年生豬供應并不會受到當前價格大幅下跌的影響而再度失衡。此外,國家對于生豬產業的重視以及生豬生產逆周期調控機制的建立,可助推行業規模化和集中化的發展,利好規模型養殖企業,因此,下半年生豬價格并不會出現大漲的現象。
張應鋼向記者介紹說,目前全國生豬產能已恢復到接近非洲豬瘟前水平,隨著國家全面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保障民生配套措施的出臺,預計下半年以生豬為代表的大宗商品供應能得到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為做好生豬產業的服務,近日,生豬期貨首批標準倉單也成功注冊。作為注冊地的中糧家佳康(江蘇)有限公司,該公司期貨業務負責人告訴記者,隨著生豬產能的逐漸恢復,今年以來生豬現貨價格開始下滑,未來養殖利潤的不確定性大幅增加,鑒于當前生豬期貨仍有-3000元/噸的基差,公司在生豬期貨開始辦理標準倉單業務后第一時間注冊,未來既可以選擇實物交割實現銷售,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考慮將標準倉單轉讓給其他有交割意愿的賣方。
記者獲悉,自生豬期貨上市以來,截至8月3日收盤,全部合約累計成交207.4萬手,成交額高達7237.1億元,日均持倉3.1萬手。同時,已有牧原股份等12家生豬養殖上市公司計劃利用期貨市場輔助經營,70家養殖企業參與期貨交易,在生豬養殖前20家龍頭企業中,已有19家向大商所提交了交割倉庫申請材料,11家成為生豬期貨交割倉庫。
15:24 | 加速擴產增效 長華集團子公司2705... |
15:13 | 傲意科技宣布完成B++輪近億元融資 |
15:09 | 虎牙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15.1億... |
15:08 | 上峰水泥股權投資成果豐碩 累計收... |
15:07 | 牧原股份成功發行3億元科技創新債... |
15:07 | 陽光諾和與華為云正式簽約 共筑AI... |
15:06 | 諾誠健華2025年一季度營收大幅增長... |
14:35 | 午后全板塊飄紅!13:15,601236漲... |
14:16 | 中建環能召開業績說明會:以技術創... |
14:15 | 5天3板!展鵬科技盤中漲停 互動平... |
14:00 | 浦發銀行北京分行助力北京首單股權... |
13:55 | 積分數據交易板塊上線 推動北數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