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證券】
銀行:根據財政部數據顯示,1-2月受疫情影響,財政部門部分支出項目暫未啟動,導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 同比下降2.9%,增幅比2019年同期低17.5個百分點,但是和疫情相關的衛生健康 支出和保就業的社會保障支出保持了較快增長。2020年我國財政政策工具箱豐富,財政赤字空間依然較大,保障 財政支出增速將維持10%以上增長。2020年伊始疫情來襲,對一季度經濟將會產生較大影響,尤其是疊加春節效應,生產端、消費端和進出口端的財政收入均出現顯著下行,住宿餐飲、居民服務、交通運輸等行業稅收收入更是出現斷崖式下跌, 因此建議我國在前期針對疫情防控已出臺各方面措施的基礎上,再推出一系列財稅組合拳,以降低疫情對相關實體經濟影響:一是上調財政赤字率至3.5%;二是發行特別國債;三是加大對科技、環保以及教育、醫療、新基建領域的投入力度,發 揮結構性財政政策作用;四是加大專項債發力力度;五是增加一般公共預算調入,盤活存量資金。總體而言,受多因素共振影響,我國財政收支乏力,經濟料難“” 型反轉。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彈性較好的城商行和農商行。
傳媒行業:VR游戲在經歷了3-4年的沉寂后,有望重新回到游戲研發舞臺中央。VR游戲技術路線向來被各大游戲廠商和玩家看好,但因硬件支持和軟件匹配問題在一段時間內發展有所停滯。從硬件方面看,PC和主機硬件的不斷提升,多核處理器、16G 以上內存、光線追蹤等已成為“標配”,越來越多的玩家可以負擔起能夠處理VR游戲畫面的PC和主機;從軟件方面看,除了《半衰期:愛莉克斯》,在研VR游戲大作還有迪士尼的《星球大戰:至高共和國》,未命名的育碧VR項目等,加之之前的《Boneworks》已相對成功,游戲廠商對VR游戲的研發熱情逐步提高。因此我們認為,無論從軟、硬件兩個方面來看,VR游戲產業或在近一至兩年內迎來發展契機。我們長期看好游戲行業的發展,認為未來年的傳媒互聯網投資主線除了視頻和電商就是游戲,股受益標的有三七互娛(002555.SZ)、昆侖萬維(300418.SZ)、 惠程科技(002168.SZ)和金科文化(300459.SZ);同時港股相關受益標的有:騰 訊控股(0700.HK)、心動公司(2400.HK)、中手游(0302.HK)和創夢天地(1119.HK) 等。
【平安證券】
生物醫藥:針對不同原料藥特點精選標的,重點推薦成長價值凸顯的特色原料藥領域, 帶量采購重構產業鏈格局,原料藥企業掌握主動權;短期關注國內外新冠疫情對原料藥 供給端的影響,以及國外主要原料藥生產地區疫情擴散給國內企業帶來的機會。1)大 宗原料藥:本次新冠疫情有望掀起新一輪漲價周期,建議關注具有漲價空間的大宗原料 藥品種,如維生素、抗生素中間體等,建議關注浙江醫藥、新和成、兄弟科技、聯邦制 藥、科倫藥業等;2)特色原料藥:沙坦類、肝素類、造影劑類等領域成長性明顯,我 國企業迎良好發展機遇,短期新冠疫情對海外競爭者影響較大,建議關注司太立、富祥 股份、健友股份、海普瑞、華海藥業、天宇藥業等;3)專利原料藥:門檻較高,國內 參與者寥寥,但高產品附加值將持續吸引新進入者,具備一定技術儲備的原料藥企業先 發優勢明顯,建議關注博瑞醫藥、奧翔藥業等。
計算機:軟件行業橫跨投資和消費兩端,基礎軟件平臺、行業解決方案將同IT硬件 一道有效拉動投資,而軟件應用同時也能夠賦能民生改善,拉動消費。工信部此時推出 軟件重大工程,一方面有望逐步解決國內信息產業“少魂”的問題,另一方面也為國民 經濟發展找到了新的投資方向。基礎軟件方面,我們認為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 辦公軟件等企業將充分受益;工業技術軟件化方面,智能制造解決方案企業、高端工業 軟件企業將迎來長期利好。覆蓋標的中,推薦用友網絡、太極股份、廣聯達和超圖軟件。
【天風證券】
家電:我們認為,盡管短期因為疫情影響,白電企業的基本面將遭遇海內外共同的壓力,2020年的業績增長受困,但從長期角度來看,短期的波動實為龍頭企業整合市場帶來了契機,放眼全球也的確很難產生可供替代的產能。且近期海外政府針對疫情反映與行動速度在加快,疫情可控性有可能進一步加強,則全球疫情見頂時間表可期。同時疊加海外放水預期與國際配置性機會,以及現有的股息率預期,以及強勁的資產負債表,我們認為,白電個股的資產價值難以復制,估值水平有望在年內獲得有效提升,估值中樞或將有效突破原有的中樞及上限,建議在這個季度的調整中,積極關注白電龍頭格力電器、美的集團、海爾智家!
電新:歐洲疫情影響到底多大?——對銷量預測。原預測:我們預計2020年歐洲電動車市場銷量有望達94萬輛。悲觀預測1:疫情影響至2季度末。假設3月銷量同比下降30%,Q2銷量同比下降50%,Q3開始恢復,全年預計共79.8萬輛,YOY+37%,比原預測值減少14萬輛。悲觀預測2:疫情影響至3季度末。假設3月銷量同比下降30%,Q2銷量同比下降50%,Q3銷量同比下降30%,Q4恢復。全年預計共66.8萬輛,YOY+14%,比原預測值減少27萬輛。若疫情只影響一個季度,對個股業績影響非常有限;若疫情影響兩個季度,對業績影響會更大。但電動車全球性的拐點趨勢不變。從股價調整和估值來看,龍頭寧德時代調整至2020年46XPE,材料、汽零、設備調整至30X左右PE(未考慮疫情影響);而若看2021年,寧德調整至37XPE,材料、汽零、設備調整至23X左右PE,建議關注EV產業鏈。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