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行業震動的互聯網人身險新規,正在保險公司逐步落地實施。
12月6日,富邦財險在官微發布“關于富邦財險暫停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的公告”。
公告稱:根據中國銀保監會《關于進一步規范保險機構互聯網人身保險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公司自2022年1月1日起暫停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恢復時間另行通知。已經承保的客戶保障權益不受影響。
12月2日,信泰人壽和瑞華健康也分別在官網發布“關于暫時停止互聯網保險業務的通知”和“瑞華隨心保百萬醫療保險等兩款產品停售及后續服務措施的公告”。
業內人士表示,這只是個開始,互聯網人身險新規重新定義了保險公司的互聯網業務,提出了很多此前未有的經營門檻,預計將有一批保險公司暫時無法開展互聯網人身險業務,部分互聯網人身險產品銷售也將受到影響。相關保險公司應該會陸續發布暫停公告。
還有更多險企和產品受影響
上述公司之所以暫停互聯網業務或者部分互聯網產品,皆是受10月22日銀保監會發布的《關于進一步規范保險機構互聯網人身保險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影響。
《通知》要求,保險公司(不包括互聯網保險公司)開展互聯網人身保險業務,應具備以下條件:連續四個季度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達到120%,核心償付能力不低于75%;連續四個季度風險綜合評級在B類及以上;連續四個季度責任準備金覆蓋率高于100%;保險公司公司治理評估為C級(合格)及以上;銀保監會規定的其他條件。
根據2020年人身險公司治理監管評估結果,86家人身險公司中,10家為D級(較弱),13家為E級(差),即共有23家公司不滿足《通知》要求的公司治理評估為C級(合格)及以上。而結合目前公開數據,大概有8家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或風險評級不滿足要求。鑒于有些公司可能上述要求均不滿足,因此暫時失去互聯網保險經營資格的公司應該在31家以內。
記者注意到,一些有資格經營互聯網業務的人身險公司近期也下架了一些重疾險產品。這主要是因為《通知》要求,保險期間一年及以下的互聯網人身保險產品預定附加費用率不得高于35%;保險期間一年以上的互聯網人身保險產品首年預定附加費用率不得高于60%,平均附加費用率不得高于25%。這些公司按照上述要求對重疾險產品進行調整以及重新備案后,便可重新銷售了。
業內人士表示,受《通知》影響更大的是一些十年期以上的長險產品。《通知》明確,保險公司申請審批或者使用新備案的保險期間十年以上的普通型人壽保險(除定期壽險)和保險期間十年以上的普通型年金保險產品,須符合如下條件:連續四個季度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超過150%,核心償付能力不低于100%;連續四個季度綜合償付能力溢額超過30億元;連續四個季度(或兩年內六個季度)風險綜合評級在A類以上;上年度未因互聯網保險業務經營受到重大行政處罰;保險公司公司治理評估為B級(良好)及以上;銀保監會規定的其他條件。
據《今日保》統計,滿足連續四個季度償付能力充足率超過150%且風險綜合評級在A類以上的公司,僅有19家人身險公司。
《通知》還劃定了互聯網人身險產品范圍:意外險、健康險(除護理險)、定期壽險、保險期間十年以上的普通型人壽保險(除定期壽險)和保險期間十年以上的普通型年金保險,以及銀保監會規定的其他人身保險產品。這也就意味著,分紅萬能投連等新型人身險產品不能再通過互聯網銷售,一些公司的相關產品也因此下架。
中小險企受制約大
總體來看,《通知》將對中小險企的線上業務產生較大影響。銀河證券在研報中表示,互聯網人身險新規明確了險企展業門檻、產品經營范圍、產品名稱設定、附加費用率管理,強化業務監管,規范競爭秩序,理財型產品不能線上銷售,達不到經營門檻的中小險企線上銷售人身險產品受制約,大型險企則相對受益。
業內人士表示,這些受影響的中小公司,如果想繼續銷售十年以上的普通型人壽保險(除定期壽險)及普通型年金保險等產品,則需轉向線下渠道。但根據區域監管要求,線下業務只能在有分支機構的區域開展。這對于過往非常依賴互聯網渠道、分支機構開設較少的中小險企而言,又是一個難題。例如,互聯網業務量比較大的弘康人壽僅在北京、河南、江蘇、上海四地擁有省級分公司。
《通知》還要求,保險公司通過互聯網開展費用補償型醫療保險、失能收入損失保險、醫療意外保險業務,還需在經營區域內設立省級分公司,或與其他已開設分支機構的保險公司和保險中介機構合作經營,確保銷售區域內具備線下服務能力。據了解,“百萬醫療”和“惠民保”產品皆屬于費用補償型醫療保險。
業內人士表示,大型公司在全國各地分支機構眾多,并不會受到實際影響。省級公司較少的中小公司,則要么自建分支機構,要么與擁有全國網點的大型中介機構合作,這將帶給中介機構一個新的業務增長點。
記者從業內了解到,部分頭部互聯網保險中介機構正在加速布局線下分支機構。去年3月,水滴公司宣布啟動線下經紀人招募計劃;今年8月,慧擇保險網收購了擁有成熟保險代理人隊伍的湖北盛世安康保險代理有限公司。此外,還有多家互聯網保險平臺也在考慮布局線下,有的已小規模試水。
西部證券在研究報告表示,《通知》可能致使互聯網保險業務短期受到一定沖擊,但長期來看,“高門檻+細規范+嚴監管”將利好業務布局完善、定價能力較強的龍頭險企,中小險企受限于服務能力及經營范圍,將面臨一定發展困境。
08:29 | 天地在線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 |
23:34 | 尋找第二增長曲線? 火鍋巨頭海底... |
23:34 | 老鋪黃金擬配股融資逾27億港元 80%... |
23:34 | 美的集團與海信集團建立戰略合作 ... |
23:34 | 硅料資產布局再收縮 弘元綠能擬轉... |
23:34 | 廣發銀行堅持服務大局 踐行使命更... |
23:34 | 多家A股養殖公司披露4月份銷售數據... |
23:34 | 2458家A股公司發布2024年度ESG報告... |
23:3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 |
23:34 | 防內卷 提升競爭力 | 輪胎產業:突... |
23:33 | 私募證券產品備案量連續兩個月破千... |
23:33 | 年內ETF凈流入額約2500億元 股票型...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