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楊潔)10月19日,中國銀行業協會在2024金融街論壇年會·金融街之聲——“金融街發布”成果專場發布活動現場正式發布《2024年度中國銀行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國銀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楊江英出席活動并致辭,《報告》牽頭單位中國工商銀行代表參加發布會。
《報告》指出,2023年以來,銀行業金融機構堅持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及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把牢“防風險、強監管、促發展”金融工作主線,積極推進高質量發展,服務金融強國建設;堅持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為根本宗旨,不斷加強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持續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堅持把防控風險作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統籌發展與安全,著力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積極推進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在風險管控、流程重塑等方面取得新進展;以制度型開放為重點推進金融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中國銀行業的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持續提升。
《報告》提到,2024年,我國經濟繼續保持回升向好趨勢,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力度持續增強。截至2024年6月末,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255.32萬億元,同比增長8.3%。基礎設施相關行業中長期貸款、普惠小微貸款和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分別增長11.7%、16.5%和18.1%。6月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3.63%,較上年同期低0.32個百分點。本外幣住戶貸款余額81.57萬億元,同比增長3.8%,比年初增加1.46萬億元。
《報告》認為,下一階段,銀行業將圍繞“五篇大文章”等重點領域,不斷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信貸投向將更加精準聚焦,信貸結構將持續優化,投資及其它金融資產業務有望繼續保持穩定增長趨勢,在支持并購重組和債券市場發展等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2023年,銀行中間業務收入規模整體呈現下滑態勢,其中,受持續落實減費讓利政策,以及資本市場波動等因素影響,非傳統中間業務規模下降較多,傳統中間業務仍然占據主導地位。
《報告》提到,2024年,在加快建設金融強國,推動我國金融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上,銀行中間業務發展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一方面進一步規范中間業務發展,持續加大支付結算、銀行卡等傳統中間業務領域轉型發展的探索;另一方面資產托管業務迎來新一輪增長空間,投行業務也在加力服務實體經濟。同時,銀行加快推進自身專業化、綜合化發展,為客戶提供涵蓋信貸、信托、理財、基金、保險、證券、金融租賃、消費金融等在內的一攬子、全方位綜合金融服務,構建以銀行為核心的泛金融生態圈。
截至2023年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59%,較上年末下降0.04個百分點,資產質量保持穩定,風險抵補能力充足,整體風險可控。從業務類型看,零售貸款資產質量下行壓力較對公貸款更加明顯。從區域表現看,多數省市銀行不良貸款率繼續下行,但個別經濟發達地區和中西部省市不良率有所反彈。
《報告》認為,2024年,隨著金融風險防控政策不斷完善,銀行業進一步做實資產分類,推動風險防范指標多元化、精細化,提升不良資產識別能力,大力度、多渠道持續推動不良資產處置盤活,不斷加強信用風險管理,穩妥有序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強化新興風險管理,進一步提升全面風險管理能力,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報告》提到,面對內外部環境深刻變化,銀行業始終保持戰略定力,著力深化自身改革,以積極姿態迎接經營環境變化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持續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一是資本新規下銀行業不斷提升資本精細化管理水平。二是低息差環境持續考驗銀行業經營韌性。三是銀行業深入推進金融高水平開放。四是服務新質生產力為銀行業高質量發展指明方向。五是AI大模型技術賦能銀行業經營轉型。
(編輯 郭之宸)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