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袁傳璽
2月24日,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里巴巴”)CEO吳泳銘宣布,未來三年,阿里巴巴將投入超過3800億元,用于建設云和AI(人工智能)硬件基礎設施。他表示,AI爆發遠超預期,公司將不遺余力加速推進云和AI硬件基礎設施建設,助推全行業生態發展。
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阿里巴巴此次大規模投資云計算和AI硬件基礎設施的決策,將讓多方受益,“首先,直接受益者自然是阿里巴巴自身及其旗下的各類業務線。其次,與阿里巴巴有合作關系的企業,包括眾多中小企業和初創公司,也將通過使用阿里云服務享受到成本效益和技術提升。再次,硬件制造商和服務提供商也是受益者。最后,這項投資還將促進整個AI行業的進步,推動更多創新成果的誕生,加速中國企業的智能化轉型進程。”
“云+AI”成重要支撐
截至目前,阿里巴巴的核心業務阿里云已在全球29個地域運營87個可用區,服務全球500萬客戶。吳泳銘表示,3800億元資金的繼續投入,能極大提振相關產業信心,同時也表明,阿里巴巴一如既往相信未來、投資未來,“未來,90%的Token會在云上生成和輸出,也只有在云上才有最高效率。”
阿里巴巴巨額投資的信心或源于行業規模的高速增長。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的報告,在2022至2027年間,中國公有云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預計將達到26.9%。其中,PaaS(平臺即服務)的增速最快,達到30.5%。
在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白潤軒看來,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未來10年將呈現顯著增長趨勢,并在全球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2025年到2035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預計將從3985億元增長至17295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5.6%。
另一方面,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阿里巴巴的“云+AI”模式也為其帶來巨大收益,公司發布的2025財年第三季度(截至2024年12月31日為止季度)業績顯示,阿里云實現營收317.42億元,同比增長13%;在利潤表現方面,阿里云經調整后EBITA利潤為31.38億元,同比增長33%。
阿里云智能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安琳表示,AI和云的結合,會重新定義AI,也重新定義從芯片到服務器等所有軟硬件。全球領先的科技公司都在追求端到端的全鏈路協同優化。AI競爭的終局是能夠在全棧體系里面做端到端的系統級優化,構建起獨特的技術優勢,這樣才能構建護城河。
廣州艾媒數聚信息咨詢股份有限公司CEO張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阿里巴巴“云+AI”戰略成果逐步凸顯,加速了其從“電商公司”向“科技公司”的轉向,AI業務的加速發展也將進一步鞏固其云計算業務在市場中的地位,為其推動AI技術的創新和應用落地,構建更加智能、高效的AI體系貢獻一份力量。
開源證券認為,在包括阿里巴巴在內的國內云廠商資本開支增加的推動下,AI應用落地有望加速,AI商業模型或將加速閉環。存儲能力作為貫通上游算力設施和下游終端設備的重要部分,有望成為AI浪潮下半場的關鍵之一。
值得關注的是,阿里巴巴股價自年初以來截至目前,累計上漲超過60%。業內普遍認為,作為阿里巴巴科技屬性的重要承載者,阿里云被認為是其此輪價值重估的關鍵驅動力。
筑牢中國AI基座
近年來,中國在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IDC發布的《2025年中國人工智能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顯示,大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推高算力需求,未來兩年,中國智能算力規模將保持高速增長。預計2025年中國智能算力規模將達到1037.3EFLOPS,同比增長43%;中國人工智能算力市場規模將達到259億美元,同比增長36.2%。
在此背景下,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逐步被重視起來。國務院國資委2月19日召開了中央企業“AI+”專項行動深化部署會,明確要夯實算力基座,為技術突破、應用落地提供有力支撐。要突破數據難題,分批構建重點行業數據集,建設好通用基礎數據集,做強做優數據產業。
各地政府也積極響應,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支持AI基礎設施建設的政策措施。北京市發布的《北京市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2024—2027年)》提出,計劃集中建設一批智算單一大集群,到2025年基本建成智算資源供給集群化、智算設施建設自主化等格局;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也在近日印發《關于人工智能“模塑申城”的實施方案》明確,到2025年底,建成世界級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力爭全市智能算力規模突破100EFLOPS,形成50個左右具有顯著成效的行業開放語料庫示范應用成果,建設3—5個大模型創新加速孵化器,建成一批上下游協同的賦能中心和垂直模型訓練場。
在盤和林看來,AI基礎設施的建設為人工智能算法的訓練和推理提供了充足的計算資源,使得更復雜、更智能的算法得以研發和應用。不僅有助于打通數據孤島,實現數據的互聯互通,為人工智能算法提供更豐富、更高質量的數據資源,也為科研人員提供了先進的實驗環境和工具,有助于加速人工智能技術的創新與突破,提升我國在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的競爭力。
隨著一系列政策的出臺,相關企業紛紛布局AI基礎設施。例如,騰訊云AI新基建的整體布局是“一云三平臺”架構;百度智能云則在近日成功點亮了自研萬卡集群,并將進一步點亮3萬卡集群;2024年6月份,華為云華東(蕪湖)數據中心正式開服,規劃占地約6000畝,規劃了300萬臺服務器。
“從企業角度來看,我國企業大力建設AI基礎設施,有助于提升我國AI基礎設施水平、推動AI技術創新與應用、加速AI產業生態構建以及提升我國在全球AI領域的競爭力,這些投資將為我國人工智能的蓬勃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張毅說。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