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殷高峰
3月15日,在滬指重挫之下,新冠藥物板塊雖最終也以下跌2.42%收盤,但其盤中一度翻紅。
“近期國內多地再次發生疫情,目前來看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新冠檢測市場,以及新冠藥產業鏈。在近期大盤回調的情況下,新冠概念股仍受到市場的追捧。”戊戌資產合伙人丁炳中博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過去一個月主力資金、北上資金、杠桿資金等逆勢買入醫藥股超200億元,其中包括多只新冠概念股。
新冠概念逆勢走強
盡管大盤近期持續回調,但新冠概念卻逆勢走強,春節以來,新冠藥物板塊指數從2月11日最低的814.33,到3月14日最高點上漲到1140.07,其中近期多只個股出現漲停,中國醫藥近10個交易日更是錄得七個漲停板,15日也有超過8%的漲幅。
“除了近期國內多地再次發生的疫情因素,在消息面上,國家藥監局批準了10家國內公司的新冠抗原自檢產品的注冊,獲得授權的公司也得到了市場的關注。”丁炳中稱。
上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決定在核酸檢測基礎上,增加抗原檢測作為補充。3月13日,國家藥監局官網顯示,再有5家新冠抗原檢測產品獲批,自此,共有10款新冠病毒抗原檢測試劑產品正式上市。
A股市場上,在新冠檢測板塊,3月14日,諾唯贊、蘭衛醫學漲超12%,華大基因漲停,海順新材、復星醫藥等漲超9%。3月15日,盡管大盤大幅回調,但新冠檢測板塊仍有蘭衛醫學錄得漲停,廣生堂漲幅超12%。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過去一個月北向資金凈買入98只醫藥股,合計凈買入69億元。杠桿資金融資凈買入99只醫藥股,合計凈買額48億元。主力資金凈買入91只醫藥股,合計凈買額超129億元。其中包括以嶺藥業、康泰生物、迪安診斷、華海藥業、中國醫藥、翰宇藥業、拓新藥業、東方生物等多只新冠概念股。
超2000億元市場規模或將開啟
“在國內疫情持續多點散發的情況下加大早篩力度,降低‘動態清零’壓力的因素影響下,國內抗原自測產品注冊審批有望加速。”西安工程大學產業發展和投資研究中心主任王鐵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對整個產業鏈都將起到帶動作用。
在丁炳中看來,參考海外自檢盒的發放政策,隨著國內抗原自檢試劑盒正式放開,預計國內新冠抗原自檢試劑盒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124-3192億元,“那么獲得市場份額的上市公司利潤可能會出現大幅增長的情況。所以中長期而言,相關上市公司將從中獲益是確定性事件。”
對此,平安證券研報指出,即使以保守情況估計,新冠抗原檢測的放開也能夠對大部分相關企業業績帶來較大邊際變化。
華西證券研報稱,抗原檢測產品已獲批公司具有明顯先發優勢,此外若國內抗原檢測產品獲批加速,一些已經在海外銷量領先,知名度較高且供應能力較強的公司有望受益。對于上游原材料端,下游景氣度提升將帶來需求的持續增長。
天風證券研報指出,從投資角度,新冠產業鏈的驅動要素主要是國內和國外防控策略的變化以及產品供給端的進展,從防控政策方面看,全球各國正在推進新冠疫苗加強針的接種,海外國家主要以抗原檢測為主,強制免費檢測逐漸取消,中國新冠口服藥尚未大規模應用于臨床治療。從供給方面看,目前中國的新冠檢測試劑盒(核酸和抗原)、國內外疫苗的產能基本可以滿足全球的需求,主要缺口在新冠口服藥。
(編輯 喬川川)
23:33 | 大商股份將重點完成20家主力門店調... |
23:33 | 立華股份:繼續保持養殖業務穩健增... |
23:33 | 勁仔食品:“一元零食”做成億元大...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廣發銀行拓展綠色金融生態 激活未... |
23:32 | 無人駕駛商用車成港口“新寵” |
23:32 | 新興產業拉動“工業黃金”需求 |
23:32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低空旅... |
23:32 | 外骨骼機器人商業化進程提速 上市... |
23:32 | 民營銀行2024年業績透視:營收普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