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春蓮
10月26日,T3出行宣布完成A輪融資,金額達77億元人民幣,本輪融資由中信聯合體領投。這是自2018年以來網約車企業獲得的國內最大額度單筆融資。
據悉,T3出行還與中信投資控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聯合各領域合作伙伴的力量,共同打造智慧出行新生態圈。
“公司現金流充裕,融資將主要用于擴大規模。”T3出行CEO崔大勇在接受《證券日報》等媒體采訪時表示,互聯網平臺運營需要規模效應,訂單達到500萬單能夠達到盈虧平衡。T3出行未來一定會IPO,但時間不便透露。
今年以來,網約車平臺頻繁獲得融資,持續被資本看好。
易觀汽車出行行業高級分析師何奇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網約車行業已經走過“野蠻擴張”的時期,補貼大戰也“燒”不出第二個“滴滴”,優化用戶出行體驗,保障司機合法權益,提升平臺運營效率,是接下來各大網約車平臺的重點。
網約車平臺頻繁融資
據介紹,自2019年7月在南京正式上線以來,T3出行一直保持高速成長態勢。截至目前,已登陸41個城市,累計注冊用戶數超過5400萬。T3出行9月30日訂單量突破200萬,這是T3出行日訂單峰值首次突破200萬單。與其今年二季度日訂單峰值相比,環比增幅超過100%。
成立之初,T3出行獲得了一汽、東風、長安、阿里、騰訊等企業的共同投資。此次A輪融資由中信聯合體領投,應通科技、同程旅行、鴻為資本、德載厚資本等跟投,一汽、東風、長安、阿里、騰訊等老股東繼續加持。
“完成A輪融資,對我們來說,是企業發展的新起點。在繼續推進4833戰略目標的同時,T3出行將加大在用戶服務提升、產品創新、技術研發、自動駕駛等方面的投入。”崔大勇表示。
鴻為資本合伙人王欣認為,鴻為資本投資T3出行,是因為既看好賽道,也看好團隊。從用戶端來看,T3出行正獲得更多年輕用戶的青睞。從行業趨勢來看,自動駕駛將是網約車發展的方向和未來,T3出行已拿到了一張“門票”。
國海證券分析師許可就表示,無人駕駛技術會將網約車雙邊平臺降維成單邊平臺,屆時擁有無人駕駛技術的公司大概率將重塑整個網約車市場的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出行公司頻繁獲得市場融資,除了T3出行,曹操出行在9月初宣布完成B輪融資,金額達38億元。
繼去年年底獲得3億元的A輪戰略融資后,8月4日,享道出行首個資產支持專項計劃“享道1號”成功發行,融資規模為5億元,據悉,資金將用于企業級出行業務的規模擴張、產研升級及創新項目落地等方面,助力享道出行進一步發力企業級出行服務市場。
這個賽道正在持續獲得資本青睞。
中信投資控股總經理宋軍向《證券日報》等媒體記者表示,作為城市交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約車行業正迎來智慧出行和智慧交通帶來的新發展機遇。
再掀新一輪流量爭奪戰
今年以來,尤其是7月份滴滴被審查后,各大網約車平臺都在加速擴張,網約車市場競爭也不斷加劇。
出行公司不斷獲得融資,打響了網約車新一輪流量爭奪戰。盡管網約車市場已經處于“一超多強”的格局,但由于市場空間足夠大,不斷有新入局者。
據全國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平臺統計,截至2021年9月30日,全國共有248家網約車平臺公司取得網約車平臺經營許可證,環比增加3家。
國海證券研究報告還提到,單純考慮出租車線上化以及網約車低線城市滲透,遠期網約車日單量有望達到日均1億-2億單/天,足以形成交易額達萬億元的市場。
盡管競爭激烈,但每家出行公司仍舊面臨較大的機會。
在此背景下,對于網約車平臺如何獲得競爭優勢,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陳禮騰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首先還是要保證服務的到位,結合自身的運力條件,尋找合適的市場切入點,比如滴滴覆蓋比較薄弱的區域,進行精耕細作,也不是為了獲取市場、用戶而盲目擴張。
宋軍還表示,打造智慧可持續的出行和服務市場,需要多方市場主體來參與。隨著技術的進步,出行行業后續還會發生很大的變革,各家參與者如何找準自己的位置很重要。
除了網約車平臺的擴張,高德、美圖等聚合平臺也給這個市場增加了不少變數。
“聚合平臺一方面給網約車市場帶來流量,另一方面安全合規問題日趨嚴重,缺乏相應的配套管理,導致網約車市場混亂。聚合平臺模式下,用戶的合法權益也會受到挑戰,因為主體承運規則不一,用戶投訴反饋問題的權益難以得到有效保障。”何奇告訴記者。
(編輯 才山丹)
23:46 | 南京化纖重大資產重組草案出爐 主... |
23:46 | 杰克股份:全力推進智能高端產品研... |
23:46 | 風范股份錨定海外市場 多元化布局... |
23:46 | 閏土股份穩固業務基本盤 不斷強化... |
23:46 | 政策持續落地企業加碼研發 腦機接... |
23:46 | 推進國際化戰略 沃爾核材擬赴港上... |
23:46 | 小羽毛撬動大市場:羽毛球產業如何... |
23:46 | 打好“三張牌” 促羽毛球產業健康... |
23:46 | 房企債務處置進程提速 行業邁向發... |
23:46 | 佰仁醫療董事長金磊:堅持原研創新... |
23:40 | 一季度41家財險公司車均保費環比下... |
23:40 | 多家金融機構落實監管要求披露助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