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釗
6月20日晚間,皖通高速發布公告稱,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控股股東安徽交控集團所持有的安徽省六武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六武公司”)100%股權,交易價格為36.66億元。
皖通高速表示:“通過本次交易收購六武公司100%股權,有利于增加控股的高速公路項目,進一步提高公司資產規模、發揮協同效應和規模效應。與此同時,六武高速的注入亦能夠與公司現有路產形成路網效應,延長公司下屬路產平均收費年限和整體運營期限,有效提升公司可持續發展能力。”
多方籌措資金
根據公告,皖通高速將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相結合的方式向交易對方支付標的資產的交易對價。其中,85%的交易對價由公司以發行股份的方式支付,15%的交易對價由公司以現金支付。
在發行股份部分,按照本次重組股份發行價格6.64元/股向安徽交控集團支付股份對價31.16億元,對應公司向交易對方發行股份數量合計為4.69億股。安徽交控集團對公司的持股比例將由31.63%上升至46.71%。由于本次交易觸發《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規定的要約收購義務。安徽交控集團已承諾其在本次重組中取得的上市公司股份,自新增股份發行結束之日起36個月內不以任何方式進行轉讓。
在支付現金部分,皖通高速擬采用詢價方式向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本次募集配套資金總額為不超過14.66億元,不超過本次重組交易對價的40%,且發行股份數量不超過本次交易前上市公司總股本的30%。本次募資款項中5.50億元用于支付本次重組現金對價,占比37.50%;9.17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和償還債務,占比62.5%。
北京博星證券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研究所所長、首席投資顧問邢星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此次收購對于皖通高速而言,是公司落實戰略規劃的重要一步。收購完成后將顯著加強高速公路業務,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以及綜合治理水平,對主營業務的提升以及營收、利潤的增長起到積極作用。”
提升公司整體競爭力
對于高速公路上市公司而言,路產資源至關重要。皖通高速擁有合寧高速公路(G40滬陜高速合寧段)、205國道天長段新線、高界高速公路(G50滬渝高速高界段)等位于安徽省內的收費公路全部或部分權益。截至目前,皖通高速營收的主要來源仍然是通行費收入,而隨著公司主要路產逐漸進入成熟期,公司通行費收入增速放緩,凈資產規模已趨于穩定。
與此同時,一方面,新建路產面臨較長的車流量和通行費收入培育期,改擴建現有路產在短期內也會對公司車流量和通行費收入造成影響;另一方面,優質的高速公路路產稀缺性強,因此公司需要積極尋找優質高速公路路產,通過并購重組進一步提高資產規模,發揮協同效應和規模效應。
本次交易標的六武公司成立于2022年12月份,系安徽交控集團全資子公司。六武公司通過持有的六武高速為過往車輛提供通行服務,并按照行業監管部門制定的收費標準對過往車輛收取車輛通行費。六武高速是國家高速公路網G42滬蓉高速的重要組成部分,六武高速收費里程92.7公里。根據安徽省政府批復,六安至武漢高速安徽段收費經營期限為30年,即從2009年12月28日至2039年12月27日。
數據顯示,2021年、2022年和2023年1月份至2月份,六武高速通行費收入分別為5.60億元、5.24億元和0.95億元,日平均斷面車流量為1.62萬輛、1.61萬輛和2.48萬輛。
具體來看,本次交易完成后,皖通高速將進一步增加收費里程92.7公里,有利于延長上市公司所持有的道路資產的平均收費期限,并形成路網效應,且隨著六武高速未來盈利的持續釋放,長期將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業績表現,對于提升公司整體競爭力、增強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高速公路上市公司,控股較多的公路項目,并且在項目收費年限、收費水平、路網結構之間形成合理和優化的搭配,對于提升公司業績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非常重要。而此次皖通高速的項目收購,無論是從增加公司資產規模、提升收益水平,還是優化路網結構以形成協同效應的角度而言,都利好公司自身可持續發展。”
23:33 | 大商股份將重點完成20家主力門店調... |
23:33 | 立華股份:繼續保持養殖業務穩健增... |
23:33 | 勁仔食品:“一元零食”做成億元大...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廣發銀行拓展綠色金融生態 激活未... |
23:32 | 無人駕駛商用車成港口“新寵” |
23:32 | 新興產業拉動“工業黃金”需求 |
23:32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低空旅... |
23:32 | 外骨骼機器人商業化進程提速 上市... |
23:32 | 民營銀行2024年業績透視:營收普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