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喬宇 見習記者 熊悅
3月8日晚間,愛美客披露2022年年度報告,營收同比增長33.91%至19.39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31.9%至12.64億元;扣非歸母凈利潤為11.97億元,同比增長30.92%。基本每股收益為5.84元/股,同比增長31.83%。
談及業績增長的原因,愛美客解釋為國內醫美行業保持增長韌性;公司品類管線豐富,核心產品持續放量;品牌價值凸顯,頭部產品更受消費者青睞;行業監管趨嚴,合規產品市場加速擴容等因素。
愛美客方面相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2022年,醫療美容受到線下場景消費限制、消費重心轉移、消費頻次降低等因素的影響。盡管市場有所波動,愛美客四個季度收入均實現了同比增長。
在上述負責人看來,隨著國產醫美品牌產品質量、科技含量的日益提升,不斷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的需求,國產醫美品牌或迎來最好的時代。
研發投入同比增近七成 產品結構持續調整
年報顯示,過去一年,愛美客的研發投入進一步加大,和上年同期的1.02億元相比,增長69.2%,營收占比達8.93%,較上年同期有所增長。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研發人員占公司總人數的25.39%,并已累積擁有專利49項,其中發明專利25項。相比之下,銷售費用的增速放緩,同比增長3.95%至1.63億元。
從產品類別來看,公司溶液類與凝膠類注射產品營收均實現同比增長。其中,溶液類注射產品營收為12.93億元,同比增長23.57%;凝膠類注射產品營收為6.38億元,同比增長65.61%。
同時,其毛利率依舊維持在較高水平,達94.94%。2019年至2021年,愛美客的毛利率均在90%以上,高于同處于醫美中游的昊海生科,后者的毛利率常年在70%以上。
在研發的支持下,愛美客逐漸擺脫了“嗨體”的一枝獨秀狀態。2022年,在全球市場療程量增長較快的聚左旋乳酸皮膚填充劑領域,愛美客也推出了新產品“含左旋乳酸-乙二醇共聚物微球的交聯透明質酸鈉凝膠”(商品名:濡白天使),截至報告期末,濡白天使已進入超過600家醫療美容機構,授權700余名醫生。
數據顯示,以“嗨體”為代表的溶液注射類產品保持了健康的增長,濡白天使經過一年多的市場推廣,為業績帶來了新的增量,助推凝膠類注射產品實現了65.61%高速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面上熱門的注射類醫美項目所使用到的一次性注射針、敷料等產品屬于醫療器械范疇,需獲得醫療器械注冊證才能進入市場,因此具有行業門檻。2022年年報顯示,報告期末愛美客已有7個產品獲得醫療器械注冊證,此外還有3個產品正處于臨床試驗階段。
行業監管趨嚴 規范化持續提速
海南博鰲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鄧之東對記者表示,“輕醫美項目憑借風險低、創傷小、恢復期短等優勢成為醫美消費新趨勢,活性材料、光電項目市場熱度持續增加,非手術類醫美市場迅速發展。”但同時,行業監管始終是醫美行業繞不過的話題。多位行業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過去一年醫美行業監管依舊保持趨嚴態勢,監管體系趨于完善,與此同時行業規范化發展也在提速。
愛美客年報顯示,2022年,國家相關監督管理部門積極出臺各類相關文件,擴大監管范圍,強化監管力度,引導和促進醫療美容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在愛美客方面看來,隨著醫療美容市場嚴監管常態化,將引導和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目前已規范化運營的醫療美容機構將獲得更多市場機會,社會資源會進一步向規范化行業參與者聚集,有望推動行業實現長期良性擴容。
嘉維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高級合伙人葛友山律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2022年行業政策主要集中在準入門檻、醫療器械、經營范圍等一系列行業合規性的監管,以及對于醫美營銷、宣傳等行為的規范等方面,“此前國家藥監局發布的《關于調整〈醫療器械分類目錄〉部分內容》公告,明確規定將水光針、射頻儀器、埋線等納入Ⅲ類醫療器械監管。”
葛友山律師進一步對記者表示,未來醫美行業監管將更加精準,監管鏈條將更加全面,覆蓋行業上中下游的各個環節。“嚴監管政策之下,醫美上游廠商的審批環節愈發嚴格,醫療器械行業標準、分類界定、注冊審查將醫美牌照的稀缺性不斷抬高,而針對醫美從業者的認證、審核、考察標準也在持續細化。醫美監管的全面化已然成為大趨勢。”
(編輯 李波 才山丹)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23:48 | 外骨骼機器人“出圈” 上市公司助... |
23:48 | 記者觀察 | 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 |
23:48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成績單”出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