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豪悅
6月8日,蘑菇街公布了2022財年下半年及全年財務業績。
財報顯示,蘑菇街2022財年下半年總營收為1.68億元,與2021財年同期的2.374億元相比下滑29.2%。歸屬于蘑菇街的凈虧損為2.279億元,而2021財年同期歸屬于蘑菇街的凈虧損為1.453億元。不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調整后的凈虧損為1270萬元,而上年同期調整后的凈虧損為2530萬元。
虧損多年
主營業務下滑明顯
2022財年全年,蘑菇街總營收為3.375億元,與2021財年的4.824億元相比下滑30.0%。歸屬于蘑菇街的凈虧損為6.398億元,而2021財年凈虧損3.280億元。不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歸屬于蘑菇街的凈虧損為8260萬元,而2021財年凈虧損5100萬元。
這種虧損狀態,已經持續多年。2018財年到2021財年,蘑菇街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9.73億元、10.74億元、8.35億元、4.82億元,凈虧損分別為5.58億元、4.86億元、22.24億元、3.28億元。
對于蘑菇街業績連續下滑和虧損的問題,有業內人士對其業績已不抱希望。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高級分析師莫岱青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2020財年開始,蘑菇街營收就一直處于下滑態勢。“2020財年同比下降22.24%,2021財年同比下降42.25%,至今未見增長態勢。疫情對時尚消費有影響,加上頻繁轉換賽道,蘑菇街的核心業務起色不大,營收的連年下滑似乎已經注定。”
從蘑菇街披露的2022財年業務情況來看,傭金收入為2.27億元,同比下降28.8%。記者了解到,直播電商的傭金收入,一般指的是主播的帶貨傭金。品牌方和主播合作之前會商談好一個傭金比例,不同行業的傭金比例不同,正常的傭金比例在10%—30%,但頭部大主播的知名度和品牌所處行業,有時候會導致傭金比例高達70%—80%。
不過,財報中介紹,蘑菇街的傭金收入下降,主要是由于競爭環境加劇導致GMV下降。公司披露的2022財年下半年數據顯示,GMV為52.25億元,同比下降31.4%。而傭金收入是蘑菇街最大的收入來源。
除此之外,蘑菇街第二大收入來源,營銷服務收入也在下降。全年收入為1790萬元,同比下降74.9%;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業務向以直播為主的模式重組,涉及更多業務合作伙伴,包括直播主播及其代理,承擔蘑菇街的部分營銷和推廣職能。
對手眾多
監管收嚴
機會在B端?
談及2022財年“糟糕”的業績,蘑菇街創始人兼CEO陳琪表示,2022財年直播電商行業發生了諸多變化,頭部直播平臺之間競爭日益激烈,市場監管政策收緊,對KOL的約束愈發強有力。與此同時,疫情的限制也影響了全國訂單的履行,導致銷售額和收入低于預期。
莫岱青認為,蘑菇街的直播業務增長存在天花板,當下也存在諸多未知。一方面,個別頭部主播相繼因逃稅被罰、被封,監管進一步收緊,為行業帶來更多不確定性;另一方面,要面對淘寶、京東、快手、抖音等強敵競爭,蘑菇街突圍難度很大。淘寶、京東的GMV都在萬億級別,快手2021年披露的GMV數據是6800億元。蘑菇街半年才52.25億元的成績,被這些企業包圍,幾乎是夾縫中生長。
那么,連年虧損,業務萎靡不振,蘑菇街還有其他退路嗎?
“蘑菇街并非沒有退路。”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蘑菇街平臺的主播仍然是全網粉絲轉化率最高的一批主播。“在這么小的流量盤子里,還能做出單場上億的銷售額說明蘑菇街在toB運營的方面是很強的。”
也許,蘑菇街也注意到了這點。
2022財年,蘑菇街技術服務收入從2021財年的2850萬元增長61.6%至4610萬元。財報介紹,該項服務增長主要是由于蘑菇街在2021年收購了杭州銳鯊科技有限公司。據了解,銳鯊科技主要為品牌提供一站式、個性化全域運營的定制服務,包括各類代運營服務、數據平臺等軟件服務以及流量投放等增值服務。
陳琦在財報中介紹,盡管面臨多重挑戰,蘑菇街仍積極探索新機遇。收購杭州銳鯊科技有限公司使我們能夠擴展和進一步利用我們多年來建立的蘑菇街商戶服務能力。通過杭州銳鯊科技有限公司,我們能夠接觸到更多品牌,從而豐富我們的平臺,為我們的用戶提供更時尚、更優質的產品。
(編輯 李波 白寶玉)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23:48 | 外骨骼機器人“出圈” 上市公司助... |
23:48 | 記者觀察 | 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 |
23:48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成績單”出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