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文婧
見習記者 馮思婕
5月15日晚間,通策醫療與和仁科技雙雙披露公告,通策醫療擬以支付現金方式受讓和仁科技7879.53萬股股份,交易總額7.69億元。交易完成后,通策醫療將持有和仁科技29.75%的股份,成為其第一大股東,進一步提升公司在專科醫院領域的技術、科研及醫療信息數字化處理能力。
醫療數字化或成高增長引擎
公開資料顯示,和仁科技是國內較早進入臨床醫療信息化的產品服務商之一,為醫療機構與醫療衛生管理及協作機構的數據采集、融合、處理、存儲、傳輸、共享和應用提出基于自有核心系統的整體解決方案,擁有301醫院、同濟醫院、湘雅醫院等一批一流知名醫院客戶。
與通策醫療相比,和仁科技的收入與利潤相對較少。2021年度,通策醫療實現營收27.81億元,歸母凈利潤7.03億元;同期,和仁科技實現營收4.64億元,歸母凈利潤3480.73萬元。今年一季度,通策醫療實現營收6.55億元,歸母凈利潤1.66億元,同比持續增長。
根據轉讓方磐源投資及一致行動人做出的業績承諾,和仁科技2022年至2024年實現的扣非歸母凈利潤分別不低于3500萬元、4000萬元、4500萬元,三年合計不低于1.2億元。
專注于口腔醫療業務的通策醫療為何要收購和仁科技?據接近通策醫療的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精細化管理讓醫院能夠在有限的資源下高效運營,更好地為患者服務。通策醫療控股和仁科技后,其醫療信息化業務不僅能與通策醫療原有的醫院業務產生協同效應,還能提升其醫院業務的醫療信息數字化處理能力,增強核心競爭力,這也是公司看好醫療信息化產業、深耕醫療服務領域的戰略布局之意圖所在。”
通策醫療位于杭州的紫金港醫院目前正在建設中,規劃有濱江“未來醫院”。通策醫療在公告中表示,作為一家以醫療服務為主業的大型醫院集團,公司向醫療服務專科領域進行的高精尖發展,離不開對醫療數字化領域的布局,這為醫院業務的高效發展提供了增長引擎。
前述人士告訴記者:“近年來,受醫藥衛生改革、醫療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推動,醫療新基建投入力度加大,帶動醫療信息化規模不斷擴大。疫情的發生更是給醫療服務領域的數字化發展帶來深遠影響,利用信息化手段支持疫情防控、改善醫療服務質量,為醫療領域的信息化建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公司的醫療信息化業務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同業并購優化資源配置
值得關注的是,通策醫療擬收購和仁科技股權一事并非只是個案。最近一周,A股市場已發布3起股權收購的相關公告。
5月8日晚間,華潤三九披露重大資產購買預案稱,擬以29.02億元收購昆藥集團28%的股份,交易完成后,昆藥集團將成為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5月9日晚間,紫金礦業也披露公告稱,公司擬作價17.34億元受讓ST龍凈15.02%的股權,并獲得10%股權對應的表決權,合計擁有ST龍凈表決權總數的25.04%,獲得ST龍凈的控制權。
此外,物產中大于今年1月5日發布公告稱,擬通過控股子公司以10億元收購金輪股份29%的股份。4月8日,長飛光纖發布公告稱,擬通過協議轉讓和表決權委托方式,獲得博創科技表決權的25.43%,取得其控制權。
A股上市公司之間并購活動日趨活躍,對此,浙江大學管理學院特聘教授錢向勁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完全注冊制的推進和退市常態化,降低了場內殼資源的價值,一些小市值公司融資壓力較大,A股公司之間并購活躍,是資本市場定價和配置能力提升的表現。”
記者發現,在上述“A吃A”案例中,收購方式主要是協議轉讓、定增或直接持股結合受托行使表決權等,大部分案例收購方與被收購方之間的業務關聯度較高,屬于產業并購。
例如,昆藥集團與華潤三九均從事醫藥生產和銷售業務,雙方在業務發展、技術開發等領域具有較強協同效應;紫金礦業收購的標的公司在除塵及脫硫煙氣治理、工業廢水及植被修復領域可與公司的礦山、冶煉板塊的環保治理業務產生協同效應;物產中大控股子公司元通實業和金輪股份在不銹鋼產業方面具有協同效應,整合后將增強收購方不銹鋼業務的競爭力;長飛光纖取得博創科技的控制權后,有助于發揮業務協同效應,提升交易雙方的業務拓展能力和競爭優勢。
“上市公司之間的資產并購,需要考慮合作雙方可持續發展空間和戰略發展的互補性。從長期來看,同業并購有利于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有助于上市公司提高競爭力,實現產業升級和資源優化配置,推動資本市場上市主體高質量發展。”錢向勁分析稱。
11:40 | “7天5板”牛股突發利空,開盤跌停... |
10:58 | 穩進提質繪新篇 中誠信托2024年報... |
10:46 | 淘寶閃購上線6天:外賣單日訂單量... |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