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志偉 見習記者 張博
萬科創始人王石“嘗鮮”SPAC。近日,由王石以及亞投資本發起的深石收購企業有限公司(下稱“深石收購”)向港交所正式遞交上市申請,深石收購將在碳中和經濟轉型的大趨勢下,尋找綠色科技以及環境友好消費品與服務領域中的創新型企業作為合并標的。
SPAC即先發起一家空殼公司在資本市場上市募資,再收購擁有實際業務的企業實現資產注入。自今年港交所宣布SPAC上市機制正式實行后,截至目前已有12家SPAC公司先后向港交所遞表,其中1家公司已經掛牌上市。
深石收購尚處“造殼”階段
招股書顯示,深石收購成立于2021年5月份,是一家新注冊成立為開曼群島獲豁免有限公司的特殊目的收購公司,旨在與一家或多家企業進行合并、股份交換、資產收購、股份購買、重組或類似的業務合并。
王石及亞投資本為該公司的發起人。截至公告日,Destone Holdings LLC(王石全資擁有的萬嶺國際有限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持有深石收購65%的B類股份,余下35%的B類股份由亞投資本持有。
從未來的投資方向來看,深石收購擬專注于綠色技術、環保消費品和服務兩條主線的投資。具體來看,綠色技術包括但不限于城市科技、智能城市、房地產科技、電動汽車(EV)、清潔能源、物聯網、自動化、智能制造等領域;環保消費品與服務包括但不限于數字服務、健身與娛樂、運動娛樂、服裝、食品與飲品等。
“我們相信,全球朝著低排放和可持續發展道路所做的努力不僅會在經濟的幾乎所有方面帶來轉型和改變,亦會帶來近期及遠期的巨大的投資機會。”深石收購稱,業務策略是物色并收購已準備好把握脫碳經濟增長趨勢的目標,在脫碳經濟中,以可持續發展導向的經濟政策、技術及消費文化會形成升級、變革或取代現有范式的創新型企業。
不過目前,深石收購并無從事任何業務,自成立以來僅進行組織活動及籌備所必需的活動。同時,深石收購目前并未選擇任何潛在SPAC并購目標。
“目前,深石收購尚處于‘造殼’階段。”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對《證券日報》記者解釋稱,SPAC整個過程主要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發起人設立的SPAC殼公司的上市,后一個階段是尋找并購標并且完成并購交易,相對而言后半程更為重要且關鍵。
港交所SPAC聚焦新經濟領域
2022年1月1日,港交所宣布SPAC上市機制正式實行。業內普遍認為,引入SPAC上市機制為發行人開辟了一條新的上市途徑,也令中國香港市場的上市產品種類更加豐富多元,從而有助于扶植一些新經濟領域公司的發展。
截至目前,已有12家遞交上市申請的SPAC公司,其發起人大多實力強勁,不乏阿里巴巴前CEO衛哲、李寧公司的老板李寧等“大腕”。從投資方向來看,這些申請SPAC上市的公司聚焦綠色能源、生命科學、醫療健康、全球性消費等新經濟領域,這些行業發展較快且有強烈的上市融資需求。
在上述12家SPAC公司中,Aquila Acquisition Corporation(簡稱“Aquila”)是目前唯一成功上市的企業,也是首家遞表的SPAC公司。今年1月17日,Aquila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書;3月9日,Aquila通過了港交所上市聆訊;3月18日,Aquila在香港聯交所成功掛牌上市。該公司將關注綠色能源、生物科技、高端制造及相關行業的公司。
經濟學家鄭磊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相較于美國,港交所的SPAC規則更加嚴格,體現出對投資者的保護,對入殼公司的要求基本與IPO類似,以避免有些不適合上市的企業通過SPAC走捷徑上市。同時,這個規定也與目前港股上市公司借殼上市的規則是兼容的。
“港交所SPAC機制的優勢和競爭力體現在它對中國內地企業較高的理解程度與接納程度,以及市場的開放性與國際化程度。”柏文喜認為,香港SPAC上市機制作為解決中概股回港二次上市以及初創企業、高科技與新經濟企業快速上市融資需求的重要形式有其價值與需求基礎,因此前景可期。
國信證券指出,展望未來,港股SPAC機制將是國內大型券商的重大發展機遇。大型券商的業務種類齊全,在各條業務線都積淀了成熟的團隊,通過創設SPAC,不僅可以為國家新經濟發展做出貢獻,也可以強化綜合實力的運用技巧,鞏固市場地位。SPAC制度的創新推進,有望成為我國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市場力量,與制度改革一道,將資本市場的改革推向縱深。
(編輯 田冬 白寶玉)
21:31 | 瑞晨環保:擬定增募資不超過2.3億... |
21:31 | 5月12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貴... |
21:25 | 戰略再進階 太龍股份在半導體領域... |
21:22 | 靴子落地!000656,重整計劃獲批! |
20:29 | 金石三維戰略攜手匯納科技 強強聯... |
20:21 | 直擊科創板新能源行業集體業績說明... |
19:20 | 京東健康發布“雙百品牌聯盟” 助... |
19:15 | 多措并舉點亮長效回饋星辰 深市通... |
19:15 | 株冶集團持續創新綠色低碳技術 20... |
19:15 | 飛天之夜黃小西音樂盛典暨2025茅友... |
19:14 | Brand Finance2025年中國品牌價值5... |
18:22 | 京東護士到家啟動“領航者計劃”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