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下降股價卻上漲的大北農(002385.SZ),遭到大股東持續減持。
公告顯示,大北農控股股東、董事長邵根伙,于10月28日通過大宗交易減持4020萬股,減持均價為7.9元/股。
這已經不是邵根伙第一次減持。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查詢發現,截至2018年底,邵根伙持有占大北農41.25%的17.5億股,但至今僅余下占25.54%的10.58億股。
這表明,在這兩年多來,邵根伙所持大北農股票減少了6.92億股。
11月1日,大北農股價收盤大漲6.99%,股票總市值達380億。
董事長“帶頭”減持
對于減持的目的,大北農最新公告稱,邵根伙是為進一步縮減融資規模、降低股票質押率、優化杠桿結構。
今年三季報顯示,邵根伙所持占大北農26.51%的10.98億股,其中4.82億股處于質押狀態。
由此計算,邵根伙所持大北農股票的質押比例為43.9%。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發現,邵根伙從2020年第四季度以來的減持頗為頻繁,并且數量龐大。
2020年三季報表明,邵根伙持有占大北農32.87%的13.79億股,但從當年10月份開始,其就通過二級市場和大宗交易進行大舉減持,一年多時間合計減持套現3.21億股。
通過減持套現,邵根伙所持大北農股票的質押比例確實大幅減低。
根據2020年三季報數據統計結果,當時邵根伙所持大北農股票的質押比例為79%。也就是說,一年時間其質押比例降低了35.1%。
除了邵根伙,大北農的高管也在著手減持。
公告顯示,大北農副董事長張立忠、董事兼總裁談松林、董事兼副總裁宋維平、董秘兼副總裁陳忠恒等,計劃從今年11月開始合計減持2660.58萬股。
而談松林、張立忠及大北農董事、副總裁周業軍等人,在2020年已經進行了減持。
但大北農還有股票激勵計劃等待套現。
據公告,大北農確定2021年10月25日為股票激勵計劃授予日,共向符合授予條件的869名激勵對象,合計授予8555.61萬股限制性股票。
上述股票激勵計劃的授予價格為4.03元/股,而截至11月1日大北農的收盤價為9.18元/股,這表明激勵對象目前的賬面浮盈達到127.79%。
不過,上述激勵計劃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均按激勵對象獲授限制性股票完成登記之日起分為12個月、24個月、36個月按40%、30%、30%比例解除限售。
業績高臺跳水股價全靠概念撐
減持兇猛的大北農,業績出現了下降。
三季報顯示,大北農凈利潤同比下降92.76%為1.07億元,尤其是三季度單季虧損3.91億元,創下了2010年上市以來的最大虧損額。
值得注意的是,大北農今年前三季度出現的扣非后凈利潤虧損5351.47萬元,也成為其歷史罕見現象。
大北農稱,前三季度凈利潤比上年同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內受國內生豬市場行情變化的影響,生豬價格出現較大幅度下跌,對公司養豬業績產生影響。
“進入2021年,生豬價格持續回落,使公司面臨利潤下降風險。”大北農表示。
大北農的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源于飼料和養豬,但從年初開始,其主營就進入下滑趨勢。
今年一季度,大北農凈利潤同比下降16.01%,同期扣非后凈利潤同比下降2.56%,下滑并不明顯;第二季,其凈利潤同比下降74.78%,扣非后凈利潤同比下降幅度卻達到107.06%;三季度這兩項指標的同比下降幅度繼續上升,分別為166.38%與184.85%,進入了虧損階段。
而從半年報可知,大北農的飼料業務和生豬養殖業務,分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的73.65%與15.54%。
但大北農在接受機構調研時透露,公司當前是以養殖業為基礎,未來幾年的中心將放在種業、疫苗,“公司將借市場發展契機將種業、疫苗比重提高。”
可是,從上半年的數據來看,種業、疫苗只是大北農的業務補充,占營收的比例僅分別為1.16%和1.14%。
但大北農宣稱,其轉基因技術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在國際處于同等水平。
根據定期報告,大北農在種業轉基因關鍵核心技術方面取得突破,轉基因玉米先后獲得北方春玉米區、黃淮海夏玉米區、西南玉米區、西北玉米區、南方玉米區的安全證書(生產應用),轉基因大豆獲得中國北方春大豆區生產應用的安全證書。
“轉基因是國家政策。”大北農在接受機構調研時稱,“全球來講,轉基因種植面積很大;中國通過生物技術、轉基因技術的應用,能提高糧食自給自足,未來有很大市場空間。”
11:40 | “7天5板”牛股突發利空,開盤跌停... |
10:58 | 穩進提質繪新篇 中誠信托2024年報... |
10:46 | 淘寶閃購上線6天:外賣單日訂單量... |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