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學毅
“未來公司的物流中心將向成都轉移,公司在戰略層面還有更深的考慮。”7月12日,一心堂(002727.SZ)董秘李正紅就收購四川本草堂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草堂”)股權一事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
7月10日,一心堂發布公告稱,全資子公司一心堂藥業(四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心堂四川”)通過增資、受讓股權等方式,持有本草堂56%股權,涉及金額1.54億元。收購草本堂預示著一心堂已擺出三套獨有的“戰略模式”,全面進軍川渝醫藥零售市場:區域深耕——物流中心+立體布局+配套醫療服務;門店管控——專業團隊+管理輻射半徑+現金流管控;品牌影響——數量增長+綜合服務保障+互聯網。
設立成都“指揮中心”
對于為何發力川渝市場,李正紅認為:“川渝地區的人口基數更大,中藥市場消費前景更廣闊,但是醫藥行業的競爭也更激烈,零售藥店覆蓋更加密集。”面對這樣的未來零售競爭局勢,一心堂推出獨有的區域深耕發展模式“物流中心+立體布局+配套醫療服務”。
早在今年5月份,一心堂就發布公告稱,公司向關聯方成都錦華藥業有限責任公司購買位于雙流區西航港大道中段281號的2.75萬平方米土地使用權,交易總價不超過900萬元。一月前的購地舉措今天得到答案,李正紅首次通過《證券日報》正面回應:“一心堂將在此地塊建立新的物流中心,以滿足公司不斷擴展的業務覆蓋區域。”
根據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西南重要兩大城市——重慶和成都均登陸最新的“人口十強城市榜”,重慶以3205.4萬人位列第一,成都以2093.8萬人位列全國第四。在這樣的人口基數前提下,一心堂提出以川渝地區為新發展核心的戰略布局,首先就是在成都設立綜合性大規模的物流中心;隨之實施立體化布局,即深入下沉市場,實現城鄉縣三級門店覆蓋,深植于當地各層次的消費領域;最后再配套相應的社區醫療服務,實現品牌跨區域發展。
對于在成都建立新戰略中心的其他優勢,李正紅還分析道:“川渝地區有更廣闊的中藥消費市場。相比其他門店而言,一心堂在四川的門店實現了最好的中藥銷售業績。”據四川政府網站披露,2020年,四川的中醫藥年服務量已達到1.5億人次,位居全國之首;“名中醫”等省級高層次人才達到9000余名。一心堂“轉戰”中醫藥強省四川,將面臨更激烈的競爭壓力,同時也獲得了更廣闊的中醫藥消費群體。
或將管控“萬家門店”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一心堂的門店數為7537家。一心堂提出,在各區域要達到10%-20%的門店數量占比,才能說在當地真正實現了較大的醫藥商業影響力,這對未來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統籌管控如此龐大的門店數量,公司自有一套門店管控模式:“專業團隊+管理輻射半徑+現金流管控”。
在談到如何管控規模龐大的國內門店數量時,李正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零售藥店門店管控方面,我們不僅在云南有專業的管理團隊,在四川也將建立相對應的專業團隊。近期對全資子公司一心堂四川進行增資也是基于此方面的考慮。”
公告顯示,四川本草堂主要從事的是醫藥服務平臺,主營醫藥流通及配送。李正紅稱:“公司正是看中本草堂的流通渠道,從而提升公司產品統采能力和配送能力,加強公司在川渝地區的藥品銷售網絡建設。”
“一地一團隊”,一心堂表示,不僅對云南和川渝地區如此布局,在已涉足的廣西、山西、河南、貴州、海南等地也在打造專業的管理團隊,每個地區門店管控的輻射半徑要能覆蓋整個省份。
除大規模門店的管理統籌問題外,李正紅還談到門店的資金管控,“公司主要以自有資金開設直營門店,包括租金在內每家門店每年的成本在50萬元左右,其中藥品存貨的投資占比較大。就一心堂目前的發展狀況而言,并無大額有期負債,且銀行授信額度較大,暫無較大資金壓力。”
一心堂門店資金管控優勢也體現在現金流的控制,年報顯示,自2014年公司上市至今,如此規模龐大的門店數量形成的現金流下,公司尚未出現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負周轉不良的情況。
將門店開至“深入人心”
“數量增長+綜合服務保障+互聯網”則是一心堂未來在川渝地區形成品牌優勢的最后一套戰略模式。
李正紅認為:“品牌效應的體現主要是出現在醫藥零售的上游部分,對于消費者來說,對各個品牌的敏感性并不強,還是要從貼近生活活動半徑和提供服務的質量等因素來考慮。”門店數量的占有率是品牌影響力最重要的保障,而一心堂的目標就是——將門店開至“深入人心”。
光有數量還不夠,門店的服務意識和藥品的豐富度也是重要因素。李正紅透露:“公司正在積極提升門店員工的醫藥專業素質,并在每個社區配備中醫藥診所,為中老年消費群體提供專業化的醫療服務。不僅以量取勝,還要在服務上做到最優”。
在“互聯網+”的發展下,購藥和配送的方式也愈發靈活多樣。互聯網醫療也將成為一心堂服務的延伸部分,提供便捷的遠程問診、電子處方和遠程審方等服務。
中科院西南多樣性中心助研李雷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就互聯網醫療的進行而言,已經出現線上藥品銷售進一步增量的趨勢。而藥品配送更是各大互聯網領軍企業都在嘗試的領域,互聯網醫療或將取得更進一步地發展。”
(編輯 崔漫 才山丹)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23:48 | 外骨骼機器人“出圈” 上市公司助... |
23:48 | 記者觀察 | 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 |
23:48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成績單”出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