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舒婭疆 見習記者 蒙婷婷
3月31日,新華文軒披露了2020年年度報告。2020年1-12月,新華文軒實現營業收入90.08億元,同比增加1.8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63億元,同比增長10.8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1.71億元,同比增長11.35%;基本每股收益1.02元。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人民幣3.1元(含稅),預計共派發現金股利3.82億元(含稅)。
據悉,新華文軒作為以出版發行為主業的全國一流文化企業,主要經營出版業務、閱讀服務業務和教育服務業務。新華文軒表示,得益于教育服務業務收入增長帶來的毛利增加以及投資的中信并購等基金持有的項目2020年度公允價值變動帶來的收益增加,公司2020年的經營業績實現了穩步增長。
教育服務業務板塊營收貢獻近六成
年報顯示,2020年度新華文軒創新求變、高位求進,提升教育服務新高度,在教育服務業務板塊實現營業收入53.86億元,同比增長7.74%。經《證券日報》記者粗略計算,2020年度新華文軒教育服務業務板塊營收約占公司總營業收入的59.79%,占比近六成。據悉,新華文軒是四川省唯一具備開展中小學教科書發行業務資質的企業,同時擁有中小學全學科的教輔材料出版資質的文化企業,經過多年積累和沉淀,目前已形成了四川區域市場全品類、全覆蓋、高效率的教育服務能力,并不斷推動以客戶為中心從“產品提供商”向“服務運營商”的轉型升級。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1-12月,新華文軒通過加強市場與上游出版資源的協同,提升產品規劃能力和產品設計能力,提高產品質量、優化產品結構,同時深耕高中教育服務市場,拓展學前教育服務和中職教育服務市場,全年教學用書銷售收入穩中有升,實現營業收入47.72億元,同比增長10.2%。據介紹,新華文軒作為四川省內教育信息化服務及教育裝備產品的主要運營商,率先在全國開展數字教育服務業務,提供數字化資源、教學軟硬件和數字化學科工具等教育服務,同時還圍繞學科內容和課堂教學場景,開發學科專業教室和創客空間等教育裝備產品。
創新閱讀服務體驗深受讀者喜愛
3月31日下午兩點左右,《證券日報》記者走訪了新華文軒旗下的品牌書店“軒客會”(金牛萬達店)看到,相較于傳統的書店,“軒客會”除了書店的主角兒“圖書”以外,還有瓷器藝術品、精美音樂盒等文創產品的專柜陳列,尤其是還專門設置了閱讀餐吧,以供讀者舒適、愜意的讀書、品茗兩不誤。
現場的一位讀者余女士告訴記者,“相比于購書回家閱讀,自己更喜歡‘軒客會’清雅幽靜的讀書環境,閱讀氛圍很濃厚,尤其是現場多數圖書都可以免費閱讀,也大大地節省了購書費用。”記者注意到,“軒客會”還提供會員卡充值優惠服務。辦理了會員的王女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很喜歡‘軒客會’里面設置的閱讀餐吧,為讀者提供了一個舒適的環境,使用會員卡進行店內餐飲和購書消費均有很實惠的折扣,而且在‘軒客會’其他門店會員卡也可同步使用,非常方便。”在附近上班的成都市民張先生,也趁午后閑暇前來為即將中考的女兒購買了數學、化學、物理等教輔材料。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由于是工作日,到店的讀者和顧客相對較少,一到周末店內基本沒有任何空置的位置。
年報顯示,新華文軒2020年度創新閱讀服務,持續推進“振興實體書店”工作,實施書店品牌化經營成果明顯,年度內新開“文軒BOOKS(招商店)”和“Kids Winshare文軒親子書店(仁和新城店)”。截至目前,公司旗下實體書店已形成了“新華文軒”“軒客會”“文軒BOOKS”“Kids Winshare”“讀讀書吧”“文軒云圖”“文軒商超”多品牌經營格局,構成了從市到縣、從購物中心到城市社區的垂直縱深的閱讀服務網絡體系,為消費者提供便捷、舒適、智能和個性化的閱讀服務。
新華文軒表示,未來公司將繼續聚焦出版傳媒主業,創新產業發展模式,通過“科技+資本”雙輪驅動,推動出版傳媒產業鏈升級,構筑一流的內容創意出版、教育服務、文化消費服務、供應鏈服務四大產業體系和資本經營投融資體系,滿足人民群眾美好文化生活需要,打造中國最具創新成長性的出版傳媒企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綜合性文化服務集團。
(編輯 上官夢露)
10:58 | 穩進提質繪新篇 中誠信托2024年報... |
10:46 | 淘寶閃購上線6天:外賣單日訂單量... |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23:48 | 外骨骼機器人“出圈” 上市公司助...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