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矯月 見習記者 胡艷萍
12月9日晚間消息,海航科技(600751)發布公告稱,海航科技、天海物流、GCL IM、Imola Acquisition、Imola Merger及Ingram Micro Inc.簽署《合并協議及計劃》,子公司天海物流擬將其下屬子公司GCLIM與對方新設子公司Imola Merger根據美國法律進行合并,合并完成后GCLIM作為存續公司,并由交易對方持有其100%股權,Imola Merger 終止存續。本次交易完成后,天海物流將不再持有GCL IM股權。
標的公司GCL IM為投資管理公司,其下屬公司英邁國際為主要業務經營主體。這也意味著,海航科技可借此次交易,將GCL IM旗下的英邁國際資產出售獲得回籠資金,進而一并解決此前收購英邁國際時產生的債務風險。
資料顯示,2016年12月5日(紐約時間),海航科技通過境外子公司GCL Acquisition,Inc.以現金支付方式完成收購了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英邁國際100%股權,收購完成后英邁國際從紐交所退市,成為海航科技控股子公司,交易金額為60.09億美元。
根據公布信息顯示,GCL未按銀團借款協議的約定于2017年12月5日償還第一期借款本金計4億美元,此筆并購貸于2018年3月2日才予以支付4.5億美元。該遲付事件構成GCL未能履行銀團借款協議中的相關約定事項。
除了已償還的4.5億美元,2020至2023年該公司還有四期借款需歸還,分別為6億美元、6億美元、8億美元、8億美元。根據海航科技12月2日公告,公司目前已有共計13.5億美元貸款本金逾期尚未償還。高懸的債務,還令市場對海航科技的持續經營能力產生了憂慮。該公司的審計機構普華永道中天會計事務所,連續對海航科技的財報給出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并特別提出銀團欠款事件對其持續經營帶來重大不確定性。
綜合海航科技近年財報數據,自收購英邁國際以來,該公司連續多年債務數字高企。其2017年年報顯示長期借款為280.24億元人民幣,2018年年報中,短期貸款和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借款分別為22億元人民幣和266.8億元人民幣,2019年年報短期借款和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借款分別為19.9億元人民幣和265.1億元人民幣。分析人士指出,雖然該公司一直以來努力尋求其他外部融資及銀行借貸,但仍然無法償付并購貸,加之擔保訴訟問題,使其負債率一直保持高企的狀態,因此無法實現利潤增長和對投資者的分紅回報。
公告顯示,2017-2018年海航科技凈利潤分別為2.085億元人民幣、8.693億元人民幣,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凈利潤為9.647億元人民幣,這相比高額的債務規模可謂杯水車薪。而通過其他融資方式拖延乃至完全化解債務危機,則面臨市場對公司持續經營能力的擔憂而幾無可能。對于海航科技來說,變現出售英邁國際償還當年貸款,是化解并購貸及擔保問題的唯一辦法。
分析人士指出,海航科技此次出售英邁國際,可以使其盡快回籠資金解決上述債務問題和擔保問題,此后便可輕裝上陣,利用自有資金重新建立主營業務,尋求更為長遠的發展。出售英邁國際同時解決了一直困擾海航科技的持續經營能力問題,使得債務、商譽減值壓力等都得以化解,或可使其得以涅槃重生。
(編輯 張明富)
21:40 | 中國人民銀行與印度尼西亞銀行簽署... |
21:10 | 第八屆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國際會議在... |
21:09 | 5月26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海... |
20:56 | 重磅!兩大半導體巨頭擬合并!雙雙... |
20:56 | 科創板再現重磅吸收合并交易 上市... |
20:11 | 國電南瑞主業發展穩健 新興業務及... |
20:06 | 徐工機械:已組建專項支持團隊參與... |
20:05 | 湘電股份3X50Mvar調相機在國家能源... |
20:05 | 遠大醫藥核藥亮相ASCO及APPLE年會 ... |
20:04 | 首車國家能源集團綠氫進京交付 實... |
20:04 | 明泰鋁業布局新能源電池業務 |
20:04 | “AI+會計行業高質量發展”主題論...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