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今世緣公布2019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8.70億元,同比增長30.3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58億元,同比增長26.71%,圓滿地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標。
去年1月份,今世緣召開公司2019年發展大會,提出“奮斗新五年,實現翻兩番”的新戰略目標,2019年的業績高速增長為“新五年計劃”打下良好基礎。疫情影響之下,今年4月份,公司推出股權激勵計劃,從行權的業績考核條件來看,2022年的營收要在2018年的基礎上增長115%,彰顯了公司對未來發展的信心。
業績保持高增長
與同行業上市公司相比,2019年,今世緣業績繼續保持了較高的增長,特別是營收增速,較2018年繼續提升,數據顯示,2018年,今世緣實現營收37.36億元,同比增長26.55%。
從產品結構上看,2019年,今世緣特A+類、特A類和A類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7.16億元、15.28億元、3.1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7.20%、20.96%、1.85%。從數據來看,國緣和今世緣為代表的特A類產品營收15.28億元,同比增長20.96%。
今世緣將公司酒類產品分為六級,其中特A+類為出廠指導價300元(含稅)以上的產品,毛利率最高。數據顯示,2019年今世緣特A+類產品收入占比達到55.77%,較2018年提升6.38個百分點。
受疫情影響,今年一季度,今世緣特A+類、特A類收入下滑3.8%、10.5%,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今世緣上述兩類中高端產品下滑幅度要小于中低端產品,對業績形成較大支撐,產品結構優化成效明顯。
從銷售地區上看,2019年,今世緣省內營收突破40億元,達45.61億元,其中,南京大區實現銷售收入12.72億元,同比增長53.22%,并且首度超過大本營淮安大區,成為對今世緣業績貢獻最大的板塊。
除南京大區外,2019年,淮海大區銷售收入增速最快,同比增長68.34%。蘇南、蘇中和鹽城大區銷售收入增長分別為20.99%,21.5%和15.12%,淮安大區銷售銷售收入10.53億元,同比增長15.28%。
2020年市場逐漸復蘇
今年以來,受新冠疫情影響,各行業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上市酒企中,除少數公司外,絕大多數公司今年一季度業績出現不程度下滑。
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今世緣實現營業收入17.70億元,同比下降9.4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80億元,同比下降9.52%。在分析人士看來,疫情影響之下,今世緣雖然短期業績承壓,但今年4月份,公司推出股權激勵計劃,從行權的業績考核條件來看,2022年的營收要在2018年的基礎上增長115%,彰顯了公司對未來發展的信心。
今年一季度,江蘇GDP地區生產總值為21002.8億元,同比下降5%;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766.5億元,同比下降18.1%。橫向對比來看,江蘇在各項經濟指標方面雖然也出現下滑,但是要好于全國大部分地區。
不過隨著疫情逐步穩定,江蘇經濟社會各方面已逐步復蘇,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江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07.7億元,同比下降8.9%,降幅已經比1月-2月收窄13.8個百分點;餐飲復工率已超95%,消費恢復至接近40%。
作為經濟發達地區,江蘇也是白酒消費的先行地區,數據顯示,目前全省白酒市場規模約為350億元,經濟復蘇或將帶動白酒消費,今世緣在很大程度上會享受到江蘇經濟率先復蘇的紅利。
中泰證券研報預計,今世緣今年二季度庫存順利消化后有望迎來新一輪補貨,下半年在中秋、國慶旺季的帶動下在江蘇省內有望重新恢復快速成長階段,并在本輪省內消費回補的過程中明顯受益。
股權激勵目標2022年
比2018年增長超一倍
值得一提的是,4月23日,今世緣發布《2020年股票期權激勵計劃(草案)》(以下簡稱“草案”),擬向激勵對象授予1250萬份股票期權,約占本計劃草案公告時公司總股本的0.996%,其中首次授予1100萬份,約占本計劃草案公告時公司總股本的0.877%,其余150萬份為預留部分。
草案顯示,激勵計劃分三年行權,行權比例分別為40%、30%、30%,業績考核條件中要求2020年、2021年、2022年相對2018年營收增長率不低于45%、75%、115%,凈資產收益率不低于19.7%、20.5%、21.5%。
在分析人士看來,今世緣的這份激勵計劃解鎖條件高,除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相對放緩外,2021年-2022年目標增速均超20%,且逐年提速,反映公司搶抓行業洗牌窗口期擴張份額的進取決心。
激勵計劃發布次日,市場用腳投票,今世緣4月24日以漲停封板,自激勵計劃出爐至5月15日收盤,今世緣股價漲幅達到22.81%,區間漲幅高居A股上市白酒企業前列。
中泰證券研報認為,今世緣此次股權激勵計劃意味著公司在建立長效激勵機制方面邁出了實質性步伐,有助于充分調動從管理層到技術人員的積極性,有效將股東利益、公司利益和經營者個人利益結合在一起。
中泰證券研報提到,當前在疫情影響下行業正處于洗牌分化的窗口期,疫情對公司是風險更是機遇,本次股權激勵利于公司中長期發展。(CIS)
23:33 | 大商股份將重點完成20家主力門店調... |
23:33 | 立華股份:繼續保持養殖業務穩健增... |
23:33 | 勁仔食品:“一元零食”做成億元大...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廣發銀行拓展綠色金融生態 激活未... |
23:32 | 無人駕駛商用車成港口“新寵” |
23:32 | 新興產業拉動“工業黃金”需求 |
23:32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低空旅... |
23:32 | 外骨骼機器人商業化進程提速 上市... |
23:32 | 民營銀行2024年業績透視:營收普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